多元宗教與生命存在 ————馮炳南五教觀念及其實踐的啟示
發(fā)布時間:2023-03-30 03:02
任何個體總是處身在多元宗教與多樣觀念的處境之中而生活,這就需要面對不同宗教觀念而安頓自身生命。這種面對不同觀念和信仰而安頓生命之舉,并不就是純粹的學術(shù)事業(yè),而是一種生命的切實活動。從多元宗教與人自身的生存角度來看,當前的研究逐漸顯露出一條可能的線索,即將多元宗教還原到人類個體與整體的生命存在這一共同本源之中。馮炳南在1940年代的五教觀念及其實踐活動,充分而深入地體現(xiàn)了多元宗教之回歸于人類自身生命存在本源以共存的理念。馮炳南作為一個民國時期的社會聞達人士,他不是一個知識人或一個學者型思想者,而是一個律師、實業(yè)家和社會活動家。在其平生的活動,有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活動,即他關(guān)心不同的宗教,舉辦了五教演講并主編了《五教入門》以及翻譯西方思想家的著作并舉辦社會福利事業(yè)社,以一個非專業(yè)思考者的身份參與到不同宗教的文化共存與匯通之中。在其個人的現(xiàn)實活動中,他讓不同的宗教(儒道佛耶回五教)得以在一個共同的舞臺展示自身。在馮炳南舉辦五教演講與主編《五教入門》的活動中,他請了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來分別演講、撰寫各個宗教,并以個體和社會的完善作為目的與本源,在此基礎(chǔ)上理解多元宗教的平等共存。而馮炳南對于西哲斯...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問題源起:多元文化與個體生存
二既有研究綜述與本文主旨:宗教信仰與生命存在
第一章 馮炳南其人及其五教實踐活動
第一節(jié) 馮炳南其人簡述——作為非專業(yè)思考者的文化參與者
第二節(jié) “五教演講”與《五教入門》——多元信仰基于生活根源的平等共存
第三節(jié) 翻譯斯邁爾著作與舉辦社會福利社及其旨向——宗教之不足與社會之完善
第二章 馮炳南五教觀念與實踐的內(nèi)在義理
第一節(jié) 五教演講作為祝壽的最好方式:個體孝行與社會責任的統(tǒng)一
第二節(jié) 多元文化與不同宗教的相融——利己與利他的統(tǒng)一
第三節(jié) 不同宗教的歧見與張力——生存本源與共存理想
第三章 馮炳南五教觀念及其實踐的意義
第一節(jié) 馮炳南五教觀念及其實踐超越了單純的儒家視野
第二節(jié) 人類整體的生存與個體的生存超越于任何特定的宗教信仰
第三節(jié) 個體人格完善與五教同源共存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775053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問題源起:多元文化與個體生存
二既有研究綜述與本文主旨:宗教信仰與生命存在
第一章 馮炳南其人及其五教實踐活動
第一節(jié) 馮炳南其人簡述——作為非專業(yè)思考者的文化參與者
第二節(jié) “五教演講”與《五教入門》——多元信仰基于生活根源的平等共存
第三節(jié) 翻譯斯邁爾著作與舉辦社會福利社及其旨向——宗教之不足與社會之完善
第二章 馮炳南五教觀念與實踐的內(nèi)在義理
第一節(jié) 五教演講作為祝壽的最好方式:個體孝行與社會責任的統(tǒng)一
第二節(jié) 多元文化與不同宗教的相融——利己與利他的統(tǒng)一
第三節(jié) 不同宗教的歧見與張力——生存本源與共存理想
第三章 馮炳南五教觀念及其實踐的意義
第一節(jié) 馮炳南五教觀念及其實踐超越了單純的儒家視野
第二節(jié) 人類整體的生存與個體的生存超越于任何特定的宗教信仰
第三節(jié) 個體人格完善與五教同源共存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7750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3775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