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那因明體系自帶歸納考辨
發(fā)布時間:2022-07-15 18:02
本文從因明文獻出發(fā),討論印度陳那因明體系自帶歸納的常識錯誤,因明稱為成異義過或同所成過。它們不見于玄奘翻譯的因明大、小二論,詳見于窺基的《因明大疏》。一個三支作法只有一個論證過程,在這一個論證過程之外的歸納說都犯成異義過或同所成過。因和喻都是立敵雙方共同認可的已有的經(jīng)驗或知識,不是臨時歸納所得,它們來自憶念。這與邏輯三段論的前提內(nèi)容吃現(xiàn)成飯,借用已有的經(jīng)驗或知識相同。怎樣得到真實而又普遍的同、異喻體,與三支作法的使用者的知識背景有關(guān),因明本身不可能提供幫助,這與三段論只管形式不管內(nèi)容相同。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自帶歸納說沒有文獻依據(jù)
二、歸納說有“成異義過”或“同所成過”
三、因和喻必須是共同認可的已有知識或經(jīng)驗
四、因明典籍中的“憶念”說
(一)陳那新因明的“憶念”說
1.陳那《理門論》的“憶念”說
2.《集量論》的“憶念”說
3.窺基《大疏》的“憶念”說
(二)法稱《正理滴論》的“憶念”說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同、異品除宗有法的再探討——答沈海燕《論“除外說”——與鄭偉宏教授商榷》[J]. 湯銘鈞,鄭偉宏. 復(fù)旦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16(01)
本文編號:3662566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自帶歸納說沒有文獻依據(jù)
二、歸納說有“成異義過”或“同所成過”
三、因和喻必須是共同認可的已有知識或經(jīng)驗
四、因明典籍中的“憶念”說
(一)陳那新因明的“憶念”說
1.陳那《理門論》的“憶念”說
2.《集量論》的“憶念”說
3.窺基《大疏》的“憶念”說
(二)法稱《正理滴論》的“憶念”說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同、異品除宗有法的再探討——答沈海燕《論“除外說”——與鄭偉宏教授商榷》[J]. 湯銘鈞,鄭偉宏. 復(fù)旦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16(01)
本文編號:36625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3662566.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