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不遷論》的時間觀念及其雙重困境
發(fā)布時間:2022-02-05 02:55
僧肇的《物不遷論》,以肯定過去和現(xiàn)在的永恒存在、否認事物具有歷時同一性為前提,證明事物不在時間內移動,并以此為佛教教義提供支持。但是本文考察發(fā)現(xiàn),《物不遷論》的時間觀念面臨內、外雙重困境。內在困境是它的時間觀念無法處理未來的本體論地位,即如果承認未來的客觀實有,就會威脅因果報應、修佛可證的宗教信念;而如果否認未來的客觀實有,事物不在時間內移動的觀點就難以自圓其說。外在困境是指這種時間觀念所包含的關于物性的觀點,一方面與中觀學說的物性觀相悖,另一方面與積善成佛的宗教信念相沖突。
【文章來源】:哲學研究. 201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變化之謎與時間本體論
二、“物不遷”與僧肇的時間本體論
三、《物不遷論》時間哲學的內在困境
四、《物不遷論》時間觀念的外在困境
1.“性住”與“性空”
2.“性住”與修行的必要性
五、結語
本文編號:3614429
【文章來源】:哲學研究. 201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變化之謎與時間本體論
二、“物不遷”與僧肇的時間本體論
三、《物不遷論》時間哲學的內在困境
四、《物不遷論》時間觀念的外在困境
1.“性住”與“性空”
2.“性住”與修行的必要性
五、結語
本文編號:36144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3614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