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波特內(nèi)在、外在宗教取向二分在非基督宗教中的適用性探討
本文關(guān)鍵詞:奧爾波特內(nèi)在、外在宗教取向二分在非基督宗教中的適用性探討,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宗教心理學目前是西方宗教學研究的重要交叉派別之一。宗教作為一種與人的情緒、體驗、信念關(guān)系極為密切的人文產(chǎn)物,尤其不可缺乏從心理學的角度對之進行研究和理解,而奧爾波特的內(nèi)在、外在宗教取向二分是宗教心理學最有影響力的理論之一。如果將之引進研究中國宗教,將能夠?qū)ψ诮逃懈娴恼J識。但是,西方的理論直接在中國應(yīng)用,是否會有不合適之處是一個需要加以研究的問題,在西方基督教文化基礎(chǔ)上發(fā)展出的理論應(yīng)用在非基督教文化中,可能有不適用性。因此本論文的目的即在于探討奧爾波特的內(nèi)在、外在宗教取向二分理論在中國的適用性。 本論文選取在中國社會具有相當重要性的佛教徒來作為基督徒的參照。通過問卷的形式,本研究發(fā)現(xiàn),奧爾波特的內(nèi)在、外在宗教取向二分思想在佛教徒中主要有五個方面的不適用性。1、亞伯拉罕系宗教的基本范疇和概念在非基督教文化中使用可能遇到交流不暢,或者招致信徒排斥感的結(jié)果。2、基督教的“真正的信徒”的標準并不一定是其它宗教的“真正的信徒”的標準,它在其它宗教中具有不適用性。3、部分佛教徒信仰佛教的原因是為了“個人思想境界的提升,人格的完善”,而這一點并未包括在奧爾波特原來的“外在取向”中,原來的“外在取向”并沒有窮盡所有的可能性。4、宗教取向二分理論成立的前提——“有真正的信徒和非真正的信徒兩種類型,且二者之間能夠明確分開”——可能在佛教中不適用。5、部分佛教徒的行為并非源自宗教,而是源自他們所處的文化環(huán)境,因此對于這一部分信徒,宗教不能用來解釋他們的行為,宗教也不是他們行為的原因。這五點不適用性可以歸結(jié)為兩點:1、一種宗教中信徒和超越者之間的關(guān)系,在其它的宗教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2、一種宗教中宗教和社會之間的關(guān)系,在其它的宗教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 本論文同時探討了基督徒和佛教徒在內(nèi)心感受上的不同。結(jié)果顯示,基督徒選擇“幸福感”、“被保佑守護”等各相關(guān)選項的比例高于佛教徒,這可能意味著基督徒的平均幸福感高于佛教徒;基督徒更多選擇“把自己交托出去”,“人靠自己的思考和修行不可能獲得拯救”,可能意味著基督徒對超越者的依賴感更強,在超越者面前將自身放得更小。
【關(guān)鍵詞】:奧爾波特 內(nèi)在取向 外在取向 IE量表
【學位授予單位】:復(fù)旦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B9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第一章 引言6-16
- 一、 問題提出6-7
- 二、 關(guān)于奧爾波特內(nèi)在、外在宗教取向的研究綜述7-14
- 三、 本研究的內(nèi)容與意義14-16
- 第二章 前期準備性研究16-23
- 一、 原英文量表的翻譯16-19
- 二、 對原宗教取向二分在佛教中適用性的初步探討19-23
- 第三章 適用性研究23-36
- 一、 訪問對象和方法23-24
- 二、 名詞、概念共通性24-27
- 三、 內(nèi)在宗教取向的內(nèi)容研究27-29
- 四、 外在宗教取向的內(nèi)容研究29-31
- 五、 內(nèi)在、外在宗教取向“二分”——是否有明確的分界線31-33
- 六、 內(nèi)在、外在宗教取向二分的應(yīng)用——是否可以用宗教來解釋信徒的行為33-36
- 第四章 佛教徒和基督徒其它方面的差異36-40
- 一、 訪問對象和方法36
- 二、 感受和心境方面的差異36-37
- 三、 信仰方面的差異37-39
- 四、 佛教徒和基督徒的區(qū)分39-40
- 第五章 結(jié)論和探討40-45
- 一、 奧爾波特宗教取向二分在非基督宗教中的不適用性40-42
- 二、 西方宗教心理學研究中的思維慣性42-44
- 三、 未來的研究方向44-45
- 注釋45-48
- 參考文獻48-51
- 附錄1 原英文各量表51-55
- 附錄2 問卷全文55-58
- 后記58-5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華;佛教禪學的精神治療心理學思想[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2 張建國;;大學生宗教皈依歷程的心理分析[J];法制與社會;2006年21期
3 陳綠平;劉學蘭;;西方關(guān)于宗教與心理健康研究的現(xiàn)狀及趨勢[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4 周含華;黃婷;;佛學理論與現(xiàn)代人的心理調(diào)適[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5 崔光成;趙阿勐;陳力;;中年基督教信仰者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調(diào)查[J];神經(jīng)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08年04期
6 顧家山;;2000-2010年我國宗教心理學研究現(xiàn)狀的文獻計量學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年07期
7 華樺;;大學生信仰基督教狀況調(diào)查——以上海部分高校大學生為例[J];青年研究;2008年01期
8 田秋菊;;五體投地的皈依——析佛教徒的信仰文化心理[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2期
9 吉姆·尼爾森;;西方宗教心理學的歷史:理論和方法[J];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01期
10 陳彪;;宗教研究的心理學視角:歷史、理論與方法[J];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01期
本文關(guān)鍵詞:奧爾波特內(nèi)在、外在宗教取向二分在非基督宗教中的適用性探討,,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597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359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