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樂縣伊斯蘭信仰圈空間分布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08 20:11
信仰是心靈的主觀產(chǎn)物,是對某種思想的信奉和敬仰。信仰圈是特定區(qū)域內(nèi)以一神之信仰為中心,有確定的空間載體,有一定形式的信徒組織。河州(今臨夏)是中國門宦的發(fā)源地?禈房h隸屬臨夏回族自治州,有中國伊斯蘭教“三大教派”和“四大門宦”及其十幾個支系,教派和門宦眾多且復雜。圍繞教派、門宦研究信仰圈,有助于全面把握伊斯蘭教的發(fā)展脈絡,發(fā)揮宗教組織的積極作用,增強民族凝聚力,保障安定團結和社會秩序。本文以信仰主體(伊斯蘭教教派和門宦)、信仰客體(教徒)、信仰的空間載體(清真寺)為線索,梳理康樂縣伊斯蘭教教派和門宦,運用人文地理學研究方法,通過核密度估計和熱點分析,研究清真寺和教徒在空間上的空間分布特征,進而研究信仰圈的空間分布特征。康樂縣伊斯蘭信仰圈為同教結合,即屬同一教派或同一門宦的穆斯林構成一個信仰圈。經(jīng)研究得出:(1)教徒的空間聚集在鳴鹿鄉(xiāng)出現(xiàn)了核密度估計值的高值群及“熱點區(qū)域”,整體上康樂縣教徒呈現(xiàn)出北多南少的空間分布格局;(2)清真寺在空間上的分布不均勻,整體分散,局部集中,主要沿河流分布;(3)康樂縣伊斯蘭信仰圈的空間分布在空間上與教徒及清真寺的空間分布高度一致,不同教派及門宦的教徒和清...
【文章來源】:西北師范大學甘肅省
【文章頁數(shù)】:8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圖文】:
研究技術路線圖
9圖 2-1 康樂縣村莊分布圖Fig. 2-1 Village distribution map of Kangle County資料來源:康樂縣城鎮(zhèn)總體規(guī)劃(2010-2030)
枝葉在中國”[36]。(四)庫布忍耶門宦,由穆呼引的尼傳入。穆呼引的尼先后三次到中國傳教,第三次從新疆來到甘肅傳教,其到臨夏傳教時,定居東鄉(xiāng)大灣頭[38],由于大灣頭都姓張,故改姓為張,后有張門之稱。根據(jù)康樂縣伊斯蘭教的教派與門宦及其支系的關系,繪制康樂縣伊斯蘭教譜系圖如圖 3-1 所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地理探測器在史前聚落人地關系研究中的應用與分析[J]. 畢碩本,計晗,陳昌春,楊鴻儒,沈香. 地理科學進展. 2015(01)
[2]空間相關性的統(tǒng)計分析[J]. 周天濤,柳明珠. 價值工程. 2014(27)
[3]基于GIS技術的可視化建模[J]. 朱雷,王堅,凌衛(wèi)青. 中國公共安全(學術版). 2014(01)
[4]中國伊斯蘭教的經(jīng)堂教育與蘇非門宦[J]. 李競強,支曉蘭. 華夏文化. 2013(01)
[5]許昌地區(qū)清真寺及其分布規(guī)律[J]. 巴曉峰. 回族研究. 2012(04)
[6]中國伊斯蘭教教派門宦研究綜述[J]. 王雪梅. 回族研究. 2012(02)
[7]我國家族企業(yè)代際傳承問題研究[J]. 張麗芳. 合作經(jīng)濟與科技. 2012(03)
[8]科學謀劃 提高新形勢下宗教信息工作水平[J]. 張樂斌. 中國宗教. 2011(06)
[9]寺與坊:二元視角下探析回族寺坊組織的作用與地位[J]. 馬小華. 寧夏社會科學. 2009(05)
[10]清代回族伊斯蘭教概述[J]. 張世海. 伊斯蘭文化. 2009(01)
博士論文
[1]基于空間探測方法的珠峰景區(qū)旅游安全預警研究[D]. 胡文藝.成都理工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路徑依賴視角下城市回族社區(qū)發(fā)展變遷研究[D]. 王浩.河南大學 2015
[2]伊赫瓦尼教派的創(chuàng)建以及在甘肅地區(qū)的傳播和發(fā)展[D]. 馬瑤.南昌大學 2013
[3]康樂縣清真寺分布對穆斯林區(qū)域發(fā)展的影響[D]. 馬曉東.華中師范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577204
【文章來源】:西北師范大學甘肅省
【文章頁數(shù)】:8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圖文】:
研究技術路線圖
9圖 2-1 康樂縣村莊分布圖Fig. 2-1 Village distribution map of Kangle County資料來源:康樂縣城鎮(zhèn)總體規(guī)劃(2010-2030)
枝葉在中國”[36]。(四)庫布忍耶門宦,由穆呼引的尼傳入。穆呼引的尼先后三次到中國傳教,第三次從新疆來到甘肅傳教,其到臨夏傳教時,定居東鄉(xiāng)大灣頭[38],由于大灣頭都姓張,故改姓為張,后有張門之稱。根據(jù)康樂縣伊斯蘭教的教派與門宦及其支系的關系,繪制康樂縣伊斯蘭教譜系圖如圖 3-1 所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地理探測器在史前聚落人地關系研究中的應用與分析[J]. 畢碩本,計晗,陳昌春,楊鴻儒,沈香. 地理科學進展. 2015(01)
[2]空間相關性的統(tǒng)計分析[J]. 周天濤,柳明珠. 價值工程. 2014(27)
[3]基于GIS技術的可視化建模[J]. 朱雷,王堅,凌衛(wèi)青. 中國公共安全(學術版). 2014(01)
[4]中國伊斯蘭教的經(jīng)堂教育與蘇非門宦[J]. 李競強,支曉蘭. 華夏文化. 2013(01)
[5]許昌地區(qū)清真寺及其分布規(guī)律[J]. 巴曉峰. 回族研究. 2012(04)
[6]中國伊斯蘭教教派門宦研究綜述[J]. 王雪梅. 回族研究. 2012(02)
[7]我國家族企業(yè)代際傳承問題研究[J]. 張麗芳. 合作經(jīng)濟與科技. 2012(03)
[8]科學謀劃 提高新形勢下宗教信息工作水平[J]. 張樂斌. 中國宗教. 2011(06)
[9]寺與坊:二元視角下探析回族寺坊組織的作用與地位[J]. 馬小華. 寧夏社會科學. 2009(05)
[10]清代回族伊斯蘭教概述[J]. 張世海. 伊斯蘭文化. 2009(01)
博士論文
[1]基于空間探測方法的珠峰景區(qū)旅游安全預警研究[D]. 胡文藝.成都理工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路徑依賴視角下城市回族社區(qū)發(fā)展變遷研究[D]. 王浩.河南大學 2015
[2]伊赫瓦尼教派的創(chuàng)建以及在甘肅地區(qū)的傳播和發(fā)展[D]. 馬瑤.南昌大學 2013
[3]康樂縣清真寺分布對穆斯林區(qū)域發(fā)展的影響[D]. 馬曉東.華中師范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5772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3577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