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dāng)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宗教論文 >

唐五代宋初中印僧侶交往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09 20:03

  本文關(guān)鍵詞:唐五代宋初中印僧侶交往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唐五代宋初是中國歷史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階段,此一時期由于政治經(jīng)濟實力的增強,交通發(fā)達(dá),中印僧侶交往不斷,文化交流活躍。本文從四個方面對唐五代宋初中印僧侶交往中的中印交通及宗教問題進(jìn)行了論述。 第一部分概述了唐代以前中印往來僧侶及其活動,行進(jìn)路線。第二部分通過敦煌文書與傳世文獻(xiàn)探討了僧侶來往路線的變化及赴印僧侶對印度、南海諸國佛教的考察,以及華梵僧侶在譯經(jīng)中主次地位的變化。揭示了印度諸國佛教發(fā)展不平衡,華梵僧侶譯經(jīng)地位隨政治形勢而變化的情況。第三部分論述五代宋初(歸義軍時期)中印僧侶間的交往,指出中印僧侶交往仍以敦煌為必經(jīng)之地,東去西來?疾炝藲w義軍政權(quán)對貫通中印交通所起重要作用,反映出敦煌作為中西交通樞紐地位得到加強和鞏固。此外還分析了五代宋初政府外交政策對僧侶西行的影響,指出國家權(quán)力與僧侶西行求法間的聯(lián)系。第四部分以“唐宋變革”視野考察僧侶往來路線、宗教政治聯(lián)系、文化思想滲透,說明僧侶來往至五代宋初仍以陸路為主,西行方式由過去的以個人為主體發(fā)展到官方資遣方式,闡明了僧侶對國家權(quán)力的影響,以及中印文化思想交流及佛教對理學(xué)的影響。 總體而言,唐五代宋初的中印僧侶交往,繼承了唐代以前的某些交往特征,又帶有自身時代特點。同時敦煌作為中西交通的重鎮(zhèn)地位仍然屹立不動。
【關(guān)鍵詞】:唐五代宋初 中印僧侶 交往
【學(xué)位授予單位】:蘭州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B949.2
【目錄】:
  • 緒論7-11
  • 第一章 唐代以前的中印僧侶交往11-16
  • 第一節(jié) 唐代以前中印僧侶往來概況11-13
  • 第二節(jié) 唐代以前中印僧侶往來路線13-16
  • 第二章 唐代西行求法與東來弘法的高潮16-40
  • 第一節(jié) 唐代中印僧侶交往概況16-17
  • 第二節(jié) 唐代中印僧侶往來路線17-25
  • 第三節(jié) 赴印求法高僧視野中的印度及南海諸國社會考察25-32
  • 第四節(jié) 華梵僧侶在唐代譯經(jīng)中的地位變化32-40
  • 第三章 五代宋初交流的中斷與繼續(xù)40-61
  • 第一節(jié) 五代宋初(歸義軍時期)中印僧侶交往概況40-45
  • 第二節(jié) 五代宋初(歸義軍時期)中印僧侶往來路線45-54
  • 第三節(jié) 政治權(quán)力對中印僧侶交往的影響54-61
  • 第四章 “唐宋變革”視野下的中印僧侶交往61-78
  • 第一節(jié) 僧侶往來路線比較61-73
  • 第二節(jié) 宗教政治聯(lián)系73-76
  • 第三節(jié) 文化思想滲透76-78
  • 結(jié)論78-79
  • 參考文獻(xiàn)79-84
  • 后記84-85
  • 附錄85-89

【參考文獻(xiàn)】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榮新江;歸義軍及其與周邊民族的關(guān)系初探[J];敦煌學(xué)輯刊;1986年02期

2 土肥義和 ,李永寧;歸義軍時期(晚唐、五代、宋)的敦煌(一)[J];敦煌研究;1986年04期

3 孫修身;唐朝杰出外交活動家王玄策史跡研究[J];敦煌研究;1994年03期

4 華方田;唐代諸帝與佛教的社會發(fā)展[J];佛教文化;2003年02期

5 鄭炳林;俄藏敦煌寫本唐義凈和尚《西方記》殘卷研究[J];蘭州大學(xué)學(xué)報;2004年06期

6 楊富學(xué);敦煌文獻(xiàn)對中國佛教史研究的貢獻(xiàn)[J];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02期

7 方廣

本文編號:35317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35317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15bd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