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真一觀及其中國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28 08:09
本文關(guān)鍵詞:伊斯蘭真一觀及其中國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清真言”中的“萬物非主,唯有真主(除真主外,再無主宰)”,是伊斯蘭教的核心和根基,是伊斯蘭認識認主獨一的基石。明清之際的中國穆斯林學者將伊斯蘭教的“安拉”,根據(jù)中國傳統(tǒng)文化譯為“真主”、“真宰”或“真一”,而在哲學表述上多用“真一”。而真一觀就是對于真主的存在、本質(zhì)、地位和獨一性,以及真主與世界和人關(guān)系的全面認識。從阿拉伯哲學到中國穆斯林的認識就可以知道,伊斯蘭教思想體系始終是圍繞著真主的地位、獨一和真主與人及萬物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這條主線而展開的。這反映出了真一觀是伊斯蘭教的核心和宗旨。 在伊斯蘭教發(fā)展的過程當中,伊斯蘭教不可避免地接受和繼承了古希臘、羅馬等哲學思想。也就是說,伊斯蘭教從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新柏拉圖主義那里汲取了其思想的精華。這主要表現(xiàn)在,伊斯蘭學者們將理性思維運用于伊斯蘭教的“認主學”中,并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即希臘化的)真一觀思想,進而極大地影響了包括中國在內(nèi)的世界伊斯蘭思想史。 而當這一思想被生存于傳統(tǒng)中國文化語境下的中國穆斯林吸收后,就又帶有鮮明的中國區(qū)域特點。中國化真一觀的主要特點表現(xiàn)在,首先是使用漢語言表達對真主及其伊斯蘭教的認識;其次是借用中國傳統(tǒng)哲學尤其是宋明理學的哲學范疇和概念,在深層次上闡釋伊斯蘭教的本體論和宇宙論,具有獨特性;此外,回儒學者認為,中西宗教和哲學上的那本源性的“一”,并非是世界的最終根源,它與太極一樣,屬于所謂“數(shù)一”范疇,是物質(zhì)世界的本體和起點的一階段,而世界的終極根源卻是“真一”。也就是說,中國化的真一觀思想源自伊斯蘭教正統(tǒng)立場,并依據(jù)阿拉伯伊斯蘭哲學思想出發(fā),同時,他們又廣泛的吸收傳統(tǒng)中國哲學思想之精髓,尤其是吸收宋明理學而形成的結(jié)果。
【關(guān)鍵詞】:伊斯蘭 真一觀 中國化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B967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緒論7-13
- 第一章 伊斯蘭的真一觀13-21
- 第一節(jié) 《古蘭經(jīng)》的真一觀13-15
- 第二節(jié) 伊斯蘭哲學家的真一觀15-21
- 一、希臘化的真一觀15-18
- 二、蘇非主義的真一觀18-21
- 第二章 中國化的真一觀21-35
- 第一節(jié) 王岱輿對伊斯蘭真一觀的中國化解讀22-26
- 一、《正教真詮》一書中的真一觀22-24
- 二、真一與數(shù)一、體一的關(guān)系24-26
- 第二節(jié) 王岱輿真一觀思想的傳承和發(fā)展26-28
- 第三節(jié) “一”與真一:回儒與阿、中西哲學對“一”的認識比較28-35
- 一、伊斯蘭哲學家認為,真主是29
- 二、中國哲學上的29-30
- 三、古希臘以及西方哲學中的本體30-32
- 四、回儒對于“一”的態(tài)度32-35
- 結(jié)論35-39
- 參考文獻39-43
- 致謝43-45
- 攻讀學位期間研究成果4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俊;;“天方之學”在中國的學術(shù)歷程與學術(shù)精神——從王岱輿到馬堅[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7年02期
2 杜維明;文明對話的發(fā)展及其世界意義[J];回族研究;2003年03期
3 沙宗平;;伊斯蘭教“真一”說與中國古代天帝觀[J];回族研究;2006年01期
4 穆宏燕;;融會貫通東方神秘主義——塞佩赫里思想研究[J];回族研究;2006年01期
5 沙宗平;從“真一說”看明清之際的回儒融合[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6 李振中;中世紀阿拉伯哲學集大成者——伊本·路西德[J];回族研究;2002年04期
7 韓中義;馬媛媛;;試探王岱輿對穆斯林婦女觀的儒化建構(gòu)[J];青海民族研究;2012年02期
8 馬景;;宗教對話中的馬善亭阿訇[J];世界宗教文化;2009年01期
9 哈寶玉;;伊斯蘭教蘇菲派研究及其相關(guān)問題[J];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04期
10 趙法生;;論孔子的信仰[J];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04期
本文關(guān)鍵詞:伊斯蘭真一觀及其中國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324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332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