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奉先寺大盧舍那像龕唐代的補鑿與加建
發(fā)布時間:2021-06-22 19:41
<正>奉先寺大盧舍那像龕位于河南洛陽龍門石窟西山中部,根據(jù)像座上開元十年(公元722年)補刻的《大盧舍那像龕記》[1](后文簡稱為《像龕記》),其為唐高宗所建,并載"皇后武氏助脂粉錢二萬貫",畢功于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像龕坐西向東,正壁一鋪五尊,主尊為結(jié)跏趺坐的盧舍那大佛,左右有阿難、伽葉及二脅侍菩薩,兩側(cè)壁對稱,由內(nèi)向外為供養(yǎng)人、神王、金剛(圖一)。像設(shè)內(nèi)容和各像高度與《像龕記》"佛身通光座高八十五尺,二菩薩七十尺,迦葉、阿難、金剛、
【文章來源】:考古.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大像龕正壁與北側(cè)壁上補鑿的立像龕
大像龕前方北側(cè)壁補鑿窟龕
二 南禪寺大殿內(nèi)造像與梁架的關(guān)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龍門石窟《大唐內(nèi)侍省功德之碑》相關(guān)問題再考[J]. 李曉霞,谷宏耀. 敦煌研究. 2018(06)
[2]略談龍門奉先寺的幾個問題[J]. 溫玉成. 中原文物. 1984(02)
[3]南禪寺大殿修復(fù)[J]. 祁英濤,柴澤俊. 文物. 1980(11)
[4]閑話文物建筑的重修與維護[J]. 梁思成. 文物. 1963(07)
[5]關(guān)于龍門石窟修繕問題[J]. 陳明達. 文物. 1959(03)
[6]記五臺山佛光寺的建筑——薈萃在一寺的魏、齊、唐、宋的四個孤例;薈萃在一殿的唐代四種藝術(shù)[J]. 梁思成. 文物參考資料. 1953(Z1)
本文編號:3243425
【文章來源】:考古.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大像龕正壁與北側(cè)壁上補鑿的立像龕
大像龕前方北側(cè)壁補鑿窟龕
二 南禪寺大殿內(nèi)造像與梁架的關(guān)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龍門石窟《大唐內(nèi)侍省功德之碑》相關(guān)問題再考[J]. 李曉霞,谷宏耀. 敦煌研究. 2018(06)
[2]略談龍門奉先寺的幾個問題[J]. 溫玉成. 中原文物. 1984(02)
[3]南禪寺大殿修復(fù)[J]. 祁英濤,柴澤俊. 文物. 1980(11)
[4]閑話文物建筑的重修與維護[J]. 梁思成. 文物. 1963(07)
[5]關(guān)于龍門石窟修繕問題[J]. 陳明達. 文物. 1959(03)
[6]記五臺山佛光寺的建筑——薈萃在一寺的魏、齊、唐、宋的四個孤例;薈萃在一殿的唐代四種藝術(shù)[J]. 梁思成. 文物參考資料. 1953(Z1)
本文編號:32434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3243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