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道家情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16 21:07
本文關(guān)鍵詞:先秦道家情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一個重情的文化,中國哲學是一種重情感的哲學,“情”一直是中國哲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作為中國哲學思想兩大源頭之一的道家哲學無疑也飽含著豐富的情論。本文選擇先秦道家時期的情論思想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時間和邏輯順序分四個階段對這一時期的道家情論進行梳理和分析,以期揭示出先秦道家“情”的內(nèi)涵以及這一理論的發(fā)展脈絡(luò)。 老子是道家哲學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情論為先秦道家對“情”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老子在論道時將情完整的隱藏于其中,包括道的生養(yǎng)之情、道動之情、道與情在本體上的聯(lián)系,以及道的不偏情、不多情、不矯情等特征,老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圣人與道有著相同的品格,傳承了道情。戰(zhàn)國楚簡中屬于道家流派的有《太一生水》和《恒先》兩篇,它們在解釋道生成宇宙的原因中體現(xiàn)了情的地位,可以為本體意義上的道情作佐證。莊子看似曠達不羈,冷眼觀世,實則對世界充滿熱心真情。他苦于人間真情被蒙蔽,體道尋真情,最終在老子的道情中尋得靈魂的自由與情感的歸真!饵S帝四經(jīng)》承襲了老子的哲學,以道為綱,并且兼收各家之長,形成一套道生法理,道治天下的理論。以道生之法來治人,來治情,在傳承道情的同時卻也違背了它,這是為使道學成為顯學的不得已之舉。
【關(guān)鍵詞】:道家 道 情 道情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B958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錄6-7
- 引言7-8
- 第一章 老子情論8-17
- 第一節(jié) 道有情8-12
- 第二節(jié) 道亦"無情"12-15
- 第三節(jié) 圣人之情15-17
- 第二章 戰(zhàn)國道家簡情論17-22
- 第一節(jié) 《太一生水》中的情元素17-19
- 第二節(jié) 《恒先》中的情元素19-22
- 第三章 莊子情論22-33
- 第一節(jié) 去偽情,存真情22-25
- 第二節(jié) 逍遙得至情25-30
- 第三節(jié) 無情乃真情30-33
- 第四章 《黃帝四經(jīng)》情論33-40
- 第一節(jié) 天地人情33-36
- 第二節(jié) 法傷道情36-40
- 結(jié)束語40-41
- 參考文獻41-44
- 致謝44-45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4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增田;《黃老帛書》研究綜述[J];安徽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2 肖云;趙小華;;莊子哲學中的情——性情之真、感情至深[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3 李小光;;“神明”新論:郭店楚簡“太一生水”之思想溯源[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4 朱U
本文編號:3116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311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