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語境下的《圣濟經》哲學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29 20:37
作為教主道君皇帝的宋徽宗,對道教有著狂熱的追求,在促進道教發(fā)展方面有著巨大貢獻;兆谟H做《御解道德真經》與《沖虛至德真經解義》,表達了自已在道教理論方面的感悟。宋徽宗不但對道教有著熱愛,對醫(yī)學亦是頗有青睞。大觀年間,徽宗命醫(yī)官陳承、裴宗元、陳師文校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政和年間,宋徽宗又敕撰《圣濟總錄》。同在政和年間,徽宗又親作與《圣濟總錄》相為表里的《圣濟經》,并推行全國以為課試教材!妒洝放c《圣濟總錄》在金元時期對醫(yī)學的發(fā)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如金代劉完素所做《原道論》中近乎一半內容引自《圣濟經》。所以本文旨在結合徽宗的道教背景,對其所作《圣濟經》的思想內涵進行深入的研究。當然,北宋時期儒學的復興作為背景亦不能忽視。全文共分為五個部分。緒論部分主要介紹了《圣濟經》的成書背景、本文選題的研究現(xiàn)狀、研究意義以及研究方法。本文第一章主要論述徽宗在《圣濟經》中所展示出的氣論。通過與前人思想的比較,大抵可認為徽宗通過對《易緯》的借鑒認為天地萬物之源為道。氣從此兆乎于“芒芴”,此稱“太始”。氣兆之后是為“混沌”,而形立乎于“混沌”。形立則稱“太初”。之后氣形相待,天地乃生。本文第二章主要論述徽宗展現(xiàn)出的天地布陰陽而統(tǒng)萬物的思想。在徽宗看來,氣形待而天地成之后,兆乎于“芒芴”之氣為天所稟而為“元氣”,立乎于“混沌”之形為地所稟而為“元形”。天稟“元氣”而布陽氣,地稟“元形”而布陰氣。陰陽二氣出于天地而流行于天地間。陰陽二氣往來于上下之際,可展現(xiàn)為十二消息卦卦氣的流轉,所形成的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寒暑變化。其次,陰陽二氣又流轉于四方之間,所形成的正是南北的寒溫差異。此南北四方之際的陰陽流轉亦可以十二消息卦來符示。陰陽二氣交媾生五行而布于四方,即南火、北水、東木、西金、中土;兆谟址Q此五行為丁火、癸水、乙木、辛金、己土。五行布于四方還相為本即為八卦卦氣流轉。八卦之中位于西北亥位之乾與十二消息卦中成于西北亥位之坤交遘而生壬水,之后壬水克合丁火生丙火、丙火克合辛金生庚金、庚金克合乙木生甲木、甲木克合己土生戊土、戊土克合癸水生壬水。在徽宗看來,萬物可由陽干五行所符示;兆谝嘟璐霜毺氐奈逍猩烧,闡明了五臟之間的生成關系。萬物生成之后,還相為本仍為陰陽五行,所形成之律動為五運六氣的旺衰變化。人正在此律動之中與萬物相互互動,從而形成了第三章所論述的人需循此律動而形成的達道全生之法。統(tǒng)括達道全生之法即“法于陰陽”“精神內守”“飲食致養(yǎng)”。文章最后部分,主要借《沖虛至德真經義解》與《御解道德真經》之意補充說明了《圣濟經》的未盡之意,如有關道、氣、圣人、儒道醫(yī)同源的思想。
【學位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B958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節(jié) 《圣濟經》其書
第二節(jié)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第三節(jié) 選題的理論意義與實際意義
第四節(jié)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原化:以易為本的氣論
第一節(jié) 太易兆判,氣形乃立
第二節(jié) 氣形相待,天地乃成
第二章 正紀:氣化流行的生成論
第一節(jié) 天地設位,乾坤致用
第二節(jié) 陰陽升降,五行乃生
第三節(jié) 五行克合,萬物乃成
第三章 達道:以氣論與生成論為基礎的全生思想
第一節(jié) 法于陰陽
第二節(jié) 精神內守
第三節(jié) 飲和食德
第四章 余論:《圣濟經》中的氣論與圣人觀補述
參考文獻
致謝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相似文獻】
本文編號:2861424
【學位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B958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節(jié) 《圣濟經》其書
第二節(jié)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第三節(jié) 選題的理論意義與實際意義
第四節(jié)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原化:以易為本的氣論
第一節(jié) 太易兆判,氣形乃立
第二節(jié) 氣形相待,天地乃成
第二章 正紀:氣化流行的生成論
第一節(jié) 天地設位,乾坤致用
第二節(jié) 陰陽升降,五行乃生
第三節(jié) 五行克合,萬物乃成
第三章 達道:以氣論與生成論為基礎的全生思想
第一節(jié) 法于陰陽
第二節(jié) 精神內守
第三節(jié) 飲和食德
第四章 余論:《圣濟經》中的氣論與圣人觀補述
參考文獻
致謝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高仰來;姚軍漢;郭軍雄;;《圣濟經》學術流傳史探析[J];河西學院學報;2019年02期
2 谷建軍;;論宋徽宗《圣濟經》《圣濟總錄》之言道與載具[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8年09期
3 谷建軍;;論宋徽宗《圣濟經》儒道兼融的氣本體論醫(yī)學思想[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8年10期
4 谷建軍;;論宋徽宗《圣濟經》坎離致用,嗇精守神的心腎觀[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8年11期
5 趙清新;簡文帝御作《勸醫(yī)論》宋徽宗編纂《圣濟經》[J];解放軍健康;1994年04期
6 焦健洋;孫竹青;劉更生;;程頤理氣思想對中醫(yī)學理論的影響——以《圣濟經》、朱丹溪、黃元御為例[J];醫(yī)學與哲學;2019年10期
7 ;醫(yī)海之窗[J];內蒙古中醫(yī)藥;1994年01期
8 左祖德;湯劑與臨床關系[J];新中醫(yī);1983年07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焦健洋;易學語境下的《圣濟經》哲學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8614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2861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