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重母思想及其女性倫理觀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22 17:06
【摘要】:中國道教以先秦時期老莊哲學為基本思想,發(fā)展了兩漢的黃老之學,同時又繼承了原始宗教中的女神崇拜,民間社會中的神仙方術,逐漸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宗教文化體系。本文以道教作為研究對象,從女性倫理的視角去認識、梳理道教中的“重母”思想。探討道教中女性的道德關系、道德意識、道德原則、道德規(guī)范以及道德評價,以求得對道教中女性有一個更加全面深入的認識,總結出道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女性倫理觀念。道教重母思想內(nèi)涵豐富。道教通過對老子《道德經(jīng)》中的“道生”系統(tǒng)、“柔弱勝剛強”等思想的解讀,將老子思想體系中“重母”思想具體化為對人類世俗社會中母親角色的尊崇。其它道教經(jīng)典如《太平經(jīng)》也存在“重母”觀念,主要以“陰陽和合”思想為基礎,主要表現(xiàn)在重視生育以及強調(diào)家庭的建立和維系兩個方面。又如《老子想爾注》,在對老子之道進行神學化發(fā)揮的同時,也在很多方面承襲了《老子》的重母思想,突出了道“為天下母”的地位。在道教濃厚的“重母”思想影響下,道教對女性采取了一種平等,尊重的態(tài)度。道教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由道化生,萬物中都內(nèi)含著“道”,所以道教思想根本不否認女子可以成仙。在道教的神仙體系中,女仙占有重要的地位。道教的神仙世界是對現(xiàn)實世俗社會的一種另類的反映,女神女仙的存在作為宗教信仰不僅可以佐證女性在道教修仙的可能性,而且也鼓勵了女性修道以沖破束縛,追求獨立人格價值的實現(xiàn)。此外,道教還針對女性獨有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專為女性撰寫了女丹書、開辟了女丹修煉。而且在道教的系統(tǒng)中,女教徒也有女師,女祭酒等職務,在教門中同男教徒一樣處理各種事務。由于道教對女性的尊重,使得女性教徒數(shù)量相當可觀?梢哉f女性在道教中找到了解放自己,追求生命價值的途徑和意義。作為道教女性倫理觀的基本理論基礎,原始母系氏族社會中女神崇拜、老子思想體系中的“重母”、“貴柔守雌”等主陰思想、陰陽觀以及道教自身的生育觀和貴生思想等使其具有豐富的內(nèi)涵。例如道教賦予女性成就理想人格的權利,在道教修煉和戒律規(guī)范問題上也將女性當做獨立的個體加以考慮。這些思想通過現(xiàn)實中的女性社會地位、女性生存環(huán)境以及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獨特角色表現(xiàn)出來。道教女性倫理觀是立足于道教,用女性倫理思想觀察女性修道者在道教中的倫理關系,倫理原則,倫理規(guī)范等方面的特征表現(xiàn)。道教中對于女性采取的是一種尊重的態(tài)度,主要體現(xiàn)在尊重女性的生命價值;認可女性修仙的可能;崇拜女性的生殖功能。如在倫理教化層面主張男女平等,在社會生活中要求男女合作;皆不可輕生,尤其是輕賤女性生生命,提倡抱有積極向上的生命觀;母親孕育生命,所以要感恩母親,踐行“孝親”思想。道教所秉持“崇陰守雌”的觀念,重視女性多有的無為不爭,柔弱守雌等德性,也影響到了道教的生態(tài)倫理思想。從而要求人類重視賴以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尊重世間萬物稟道而生的客觀規(guī)律。此外對道教不同歷史時期的教義,宗教活動以及修煉方式也有影響。
【學位授予單位】:中央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B958
本文編號:2676321
【學位授予單位】:中央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B95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姜紅紅;;《老子》母性審美意象淺析[J];大眾文藝;2013年20期
2 諶娟;;早期道教“崇陰”思想及其轉變[J];云南社會科學;2011年05期
3 王恒;;試析《老子想爾注》中的性別觀[J];商品與質(zhì)量;2011年S3期
4 鄭長青;詹石窗;;道教孝道觀芻議[J];宗教學研究;2011年01期
5 劉瑋瑋;;論道家和道教的性別觀[J];湖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6 岳齊瓊;;“《黃書》過度儀式”與早期道教女性觀[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7 潘澈;;論老子“道”的母性崇拜特質(zhì)[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6年02期
8 吳寧;;試談道教的女性觀[J];中國道教;2006年01期
9 李繼武;道教戒律的倫理道德思想[J];人文雜志;2005年03期
10 李素平;道教對女性的尊崇[J];零陵學院學報;2004年09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岳齊瓊;漢唐期間道教修煉方式與道教女性觀之變化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馬川川;近代中國母親文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
2 王恒;基督教和道教關于女性態(tài)度的比較研究[D];華僑大學;2011年
3 劉慧敏;道教女性倫理觀解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4 陳云;生態(tài)女權主義與道教生態(tài)關懷[D];四川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6763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2676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