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zhàn)時期基督宗教在廣西的救亡活動
[Abstract]:......
【作者單位】: 廣西師范大學法學院;蘭州大學西北少數(shù)民族研究中心;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廣西師范大學歷史系;
【基金】:“廣西高等學校優(yōu)秀人才資助計劃”項目(桂教人[2012]41號)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項目(08FZS001)
【分類號】:K265;B978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陳金龍,傅玉能;中國宗教界與抗日戰(zhàn)爭[J];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8條
1 陳蘊茜;;“總理遺像”與孫中山崇拜[J];江蘇社會科學;2006年06期
2 湯開建,顏小華;美國傳教士哈巴安德在華活動述論[J];暨南學報(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3 譚樹林;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一個海外傳教組織——關(guān)于恒河外方傳教團的創(chuàng)建及其對華影響的考察[J];齊魯學刊;2005年05期
4 高鵬程;池子華;;李提摩太在“丁戊奇荒”時期的賑災活動[J];社會科學;2006年11期
5 王永華;“西學”在《四庫全書》中的反映[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2年01期
6 吳永平;老舍與基督教“本色化”運動[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7 艾萍;20世紀20年代廣西民辦公路的興起[J];廣西地方志;2003年01期
8 閉敏燕;20世紀上半葉西南多民族雜居區(qū)域的農(nóng)業(yè)改良——以新桂系與廣西農(nóng)業(yè)改良為釋例[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秦方;田衛(wèi)平;;孫中山與基督教青年會關(guān)系初探——以演講為中心的討論[A];“孫中山與中華民族崛起”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高冬琴;蔡世華;;國葬與國家民族認同——以孫中山遺體及其安葬為中心[A];“孫中山與中華民族崛起”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星;近代福建城市發(fā)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廈門為中心[D];廈門大學;2004年
2 王冬青;明朝朝貢體系與十六世紀西人入華策略[D];復旦大學;2005年
3 劉海濤;透視中國鄉(xiāng)村基督教[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4 陳建明;近代基督教在華西地區(qū)文字事工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5 鄧常春;晚清四川教務(wù)教案視野中的官紳民教及其互動(1860-1911)[D];四川大學;2005年
6 章博;近代中國社會變遷與基督教大學的發(fā)展[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7 顏小華;美北長老會在華南的活動研究(1837-1899)[D];暨南大學;2006年
8 趙殿紅;清初耶穌會士在江南的傳教活動[D];暨南大學;2006年
9 馬莉;民國政府的宗教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10 趙廣軍;西教知識的傳播與晚清士流[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支強;“西洋人傳教治罪”條例論考[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2 張永廣;溝通基督教高等教育與中等教育的橋梁[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3 龍偉;傳教士視野中的20年代四川基督教運動[D];四川大學;2005年
4 江莉;從《華西教會新聞》看近代四川基督教醫(yī)療事業(yè)[D];四川大學;2005年
5 陳述軍;《圣經(jīng)》漢譯及漢譯《圣經(jīng)》在中國的影響[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6 鄔月清;民國時期華中區(qū)基督教中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7 王海燕;譯介學視角下的《圣經(jīng)》漢譯史[D];西北大學;2006年
8 張s,
本文編號:22772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2277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