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岳有這樣一位道長
[Abstract]:Cheng Xu Chong Fat Road long, this year is 80 years old. She once taught Li Xinshan Taoist, Taoist Quanzhen Longmen school 26-generation Xuanyuan. The old preacher gave the impression that: Immortals, kind, patriotic and religious, Taoist role model. City pillow river corner, mountain downtown, Jingsha West, 900 miles this peak alone show, this is located in southern Hubei Pearl Shishou City Taoist resort-Xiaonanyue. When it comes to Xiao Nanyue, it is hard to forget this scene: on the 15th day of the October 2000 lunar calendar, the grand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three Yuan Palace Statue was held here. Min Zhiting, then the head of the Chinese Taoist Association, was invited to attend the ceremony, but Min was escorted by armed police soldiers at the end of the ceremony. One of the accompanying officials said with regret: "Min Society
【作者單位】: 中國道教學院;
【分類號】:B959.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圣輝;站在時代的高度研究佛教,開拓進取,與時俱進——在中國南岳佛教論壇開幕式上的講話[J];佛學研究;2003年00期
2 ;甘肅省道協(xié)傳達貫徹全國道教界愛國愛教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表彰會精神[J];中國道教;1993年04期
3 ;特載[J];中國道教;2005年05期
4 ;任法融會長赴湖南南岳看望坤道班全體師生[J];中國道教;2006年06期
5 徐文明;唐衡岳大律師希操考[J];船山學刊;2000年03期
6 徐友灼;淺析南岳宗教文化特色及作用[J];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7 王小明;“中國南岳千年佛教論壇”在南岳衡山隆重舉行[J];法音;2003年10期
8 楊君;中國道教協(xié)會第七次全國代表會議在北京召開——賈慶林會見全體代表并發(fā)表重要講話[J];中國宗教;2005年07期
9 福湘;南岳佛教論壇:“禪宗與中國佛教文化”學術會議舉行[J];佛學研究;2003年00期
10 周德茂;南岳山道教今昔[J];中國道教;199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齊;;《五岳真形圖》的成立——以南岳為中心的考察[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強昱;;二十一世紀中國道教之前瞻[A];二十一世紀中國道教展望——茅山中國道教文化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1年
3 范恩君;;淺談面向二十一世紀的中國道教[A];二十一世紀中國道教展望——茅山中國道教文化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1年
4 張興發(fā);;前進中的中國道教——二十一世紀道教展望[A];二十一世紀中國道教展望——茅山中國道教文化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1年
5 郭譚林;;重振道德玄風是新世紀中國道教發(fā)展的唯一出路[A];二十一世紀中國道教展望——茅山中國道教文化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1年
6 閔智亭;;在茅山中國道教文化研討會上的講話[A];二十一世紀中國道教展望——茅山中國道教文化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1年
7 章偉文;;二十一世紀中國道教教育發(fā)展展望[A];二十一世紀中國道教展望——茅山中國道教文化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1年
8 蔣國星;;在茅山中國道教文化研討會上的歡迎詞[A];二十一世紀中國道教展望——茅山中國道教文化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1年
9 黃常倫;;二十一世紀中國道教的三個特點[A];二十一世紀中國道教展望——茅山中國道教文化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1年
10 唐理龍;;探尋21世紀中國道教的發(fā)展——關于尊生貴德的思考[A];二十一世紀中國道教展望——茅山中國道教文化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沈路濤;賈慶林會見中國道教協(xié)會第七次全國代表會議代表[N];人民日報;2005年
2 李勇邋通訊員 曹賽娟 馬碧;李微微會見中國道教協(xié)會會長任法融[N];湖南日報;2007年
3 李薇薇;中國道教協(xié)會舉行五十周年慶祝大會[N];人民日報;2007年
4 張敏邋田悅陽 王宜峨;愛國愛教 團結(jié)進步[N];人民政協(xié)報;2007年
5 華中師范大學道家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劉固盛;大器晚成 銳意創(chuàng)新[N];光明日報;2010年
6 李薇薇;中央領導希望道協(xié)更好發(fā)揮橋梁紐帶作用[N];中國民族報;2007年
7 袁志鴻;道教在當代中國[N];中國民族報;2005年
8 記者 何小龍;中國道教協(xié)會會長任法融來平考察[N];平?jīng)鋈請?2006年
9 記者 李詠邋通訊員 鄧學林;和諧是道教的基本理念[N];長江日報;2007年
10 記者 劉晶;中國道教協(xié)會會長任法融延安論道[N];延安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牛敬飛;五岳祭祀演變考論[D];清華大學;2012年
2 張坤;漢晉道教財富倫理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3 史婷婷;《太平經(jīng)》哲學思想探微[D];山東大學;2009年
4 岑孝清;李道純中和哲學思想及其丹道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5 丁常春;伍守陽內(nèi)丹思想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6 岳齊瓊;漢唐期間道教修煉方式與道教女性觀之變化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7 李洪權(quán);全真教與金元北方社會[D];吉林大學;2008年
8 劉紹云;道教戒律與傳統(tǒng)社會秩序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9 劉永霞;陶弘景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10 羅映光;蒙文通道學思想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智勛;中韓道教思想略論[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2 祝逸雯;路漫漫其修遠兮[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陽淼;論葛洪的“仙—美”觀[D];四川大學;2006年
4 張繼禹;道教思想四論[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5 賈小艷;《西升經(jīng)》及其思想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6 張亞寧;王玄覽修道思想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7 王燕琴;陳顯微“仙圣”觀的哲學思考[D];廈門大學;2007年
8 蘇婧;中國道教園林精神空間的構(gòu)成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8年
9 王林森;柳華陽丹道思想研究[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08年
10 緱澤順;《海空智藏經(jīng)》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2199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2219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