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延不絕話燒香
本文選題:香料 + 焚香 ; 參考:《中國道教》2014年01期
【摘要】:正燒香的歷史自從人類學會了用火,在燃燒各種草木的過程中,會發(fā)現其中有些香氣能驅除穢邪,讓人寧靜舒暢,此后,這些特殊的香料就被用在一些隆重的祭祀儀式上,開始人們只是燒原始的香木,后來就學會了加工香料。公元前8世紀希臘人就焚燒木頭和樹脂,以供奉神明和祛除惡魔。古埃及、巴比倫、羅馬、印度、瑪雅、秘魯、猶太人的宗教祭祀中都有焚香儀式;浇虝诠4世紀也開始在圣餐禮上焚香。從有文字的史料來看,中國
[Abstract]:The history of burning incense since humans learned to use fire, in the process of burning all kinds of vegetation, you will find that some of the aroma can remove filthy evil, make people quiet and comfortable. Since then, these special spices have been used in some grand sacrificial ceremonies. At first people only burned the original fragrant wood, and then learned to process spices. The Greeks burned wood and resin in the 8 th century BC to worship the gods and dispel demons. In ancient Egypt, Babylon, Rome, India, Mayan, Peru, Jews in religious sacrifices have burned incense ceremony. The Christian Church also began burning incense at the Eucharist in the 4 th century AD. Judging from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with written characters, China
【作者單位】: 中國道教學院;
【分類號】:B95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舒;;論羅馬帝國皇權強化對基督教發(fā)展的影響[J];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2 王們;;《使徒行傳》15章1-20節(jié)的經文詮釋及其處境化解讀[J];金陵神學志;2004年03期
3 程郁 ,張和聲;早期猶太教育淺談——兼論猶太教與儒學教育觀之異同[J];史林;1991年03期
4 張素威;;國內基督教實證研究述評[J];金陵神學志;2010年03期
5 ;圣經故事(連載)——四 洗者若翰[J];中國天主教;1984年09期
6 陸培勇;《圣經》和《古蘭經》中希伯來人、以色列人、猶太人的歷史宗教概念[J];史林;1990年02期
7 劉若民;;試論教會的特征[J];天風;2002年08期
8 胡水華,仲偉良;尼西亞會議的宗教政治[J];江漢論壇;2005年10期
9 周蜀蓉;;《邊疆服務》評述[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0年04期
10 顧曉鳴;論猶太文化的特征及其發(fā)生[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Ralph Covell;焦玉琴;;羌人的宗教及民族淵源考[A];宗教與民族(第壹輯)[C];2002年
2 李亞婷;;試論偽滿時期日本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下的基督教[A];中日關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總第102期)[C];2011年
3 張子榮;;山西基督教會社會事業(yè)述略[A];三晉文化研究論叢(第三輯)[C];1997年
4 姚力;;改革開放以來基督教在中國發(fā)展的原因探析[A];當代中國研究所第三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5 牟鐘鑒;;基督教與中國宗教文化生態(tài)問題的思考[A];當代中國民族宗教問題研究(第4集)[C];2009年
6 杜小真;;信仰和知識之間的宗教——讀德里達有關宗教問題著作的筆記[A];“理性、信仰與宗教”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唐曉峰;;基督教在華傳播應向佛教學些什么?——從謝扶雅的相關理論談起[A];宗教與民族(第五輯)[C];2007年
8 胡曉娟;;北寧市滿族“老天地”祭祖儀式的調查[A];宗教與民族(第四輯)[C];2006年
9 段琦;;20世紀初中國社會變遷與基督教發(fā)展互動關系淺析[A];當代中國民族宗教問題研究(第3集)[C];2008年
10 楊逸平;;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基督教在佤族的傳播及其影響——以臨滄市滄源佤族為例[A];中國佤族“司崗里”與傳統(tǒng)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惕;燒香——表達歸敬之心[N];中國民族報;2004年
2 蒲文成;一項值得稱頌的研究成果[N];文藝報;2007年
3 江蘇省宗教局 鞠桂富;對美國基督教會工作的觀察與思考[N];中國民族報;2010年
4 張路得;上;浇虝办`堂[N];中國民族報;2010年
5 魏德東;新疆的基督教[N];中國民族報;2010年
6 見習記者 孫鑰;杭州基督教會下沙堂舉行開工奠基儀式[N];杭州日報;2010年
7 李海流;遠去的滕縣基督教會醫(yī)院[N];中國民族報;2010年
8 民族出版社 劉海濤;塵封的拓荒者[N];中國民族報;2010年
9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高師寧;苦難與意義[N];中國民族報;2010年
10 李亞丁;丁淑靜:構建“世界性社區(qū)”的基督教女性領袖[N];中國民族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宇軒;近代早期西方社會救濟制度的基督教淵源[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徐魯亞;神話與傳說—論人類學文化撰寫范式的演變[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3 潘衛(wèi);美國猶太人(1920-1950年)[D];復旦大學;2008年
4 紀峗;慧皎《高僧傳》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5 邱廣軍;基督教與近代中國東北社會(1866-1931)[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6 黃昌淵;中國古代基督教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7 吳寧;美南浸信會在華南傳教活動研究(1836—1912)[D];暨南大學;2007年
8 紀銀平;希爾施猶太教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9 馬寧;藏漢結合部多元宗教共存與對話研究[D];中山大學;2010年
10 于健;利奧·拜克論猶太教的本質[D];山東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明生;美國猶太傳統(tǒng)教育歷史初探[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2 李麗;試論猶太人的安息日[D];山東大學;2007年
3 曾曄;猶太民族之痛[D];四川大學;2007年
4 鄒小俊;施特勞斯早期猶太思想初探[D];同濟大學;2008年
5 秦瑞芳;西班牙馬蘭諾歷史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雷永學;論基督教的歷史哲學[D];山西大學;2010年
7 魏多成;福利多元視角下的基督教會福利供給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8 盧燕君;近代漳州基督教會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孫磊;儒家與基督教“愛”的思想比較研究[D];徐州師范大學;2011年
10 林發(fā)可;基督宗教信仰與西方法治理念[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8113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1811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