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蘭經(jīng)》中的認識論思想探析
本文選題:古蘭經(jīng) + 伊斯蘭教 ; 參考:《中國穆斯林》2013年02期
【摘要】:正《古蘭經(jīng)》作為伊斯蘭教的根本經(jīng)典,蘊含著豐富的認識論思想。透過《古蘭經(jīng)》的理論旨趣和哲學(xué)意向,其認識論以認識本體論、認識生成論、認識知識論以及認識價值論四個基本向度構(gòu)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和完整統(tǒng)一的認識過程,《古蘭經(jīng)》在認識論的發(fā)展上彰顯和標示出了獨特的理解方式和研究價值。因此,在現(xiàn)代視角下對其哲學(xué)思想的不斷發(fā)掘和詮釋,對現(xiàn)代哲學(xué)的發(fā)展思路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
[Abstract]:The Koran, as the fundamental classic of Islam, contains abundant epistemological thoughts.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purport and philosophical intention of the Koran, its epistemology is used to recognize ontology and generationalism. The four basic dimensions of cognitive knowledge theory and cognitive value theory constitute an organic whole and a complete and unified cognitive proces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Koran reveals and indicates a unique understanding method and research valu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pistemology. Therefore, the unceasing explor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his philosophical thoughts from a modern perspective has important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hilosophy.
【作者單位】: 寧夏大學(xué);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項目“中世紀阿拉伯人學(xué)思想研究”(12BZX054)
【分類號】:B968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旦秀英;關(guān)于回族生態(tài)價值觀的思考[J];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02期
2 綻小林;伊斯蘭憲法學(xué)與憲章功能[J];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04期
3 趙春肖;青;刈迥滤沽铸S月文化淺析[J];青海民族研究;2005年01期
4 馬國棟;;慎終而追遠——回族穆斯林“游墳”習(xí)俗文化淺析[J];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03期
5 馬旭東;論伊斯蘭民商法與市場經(jīng)濟規(guī)則的交點[J];青海民族學(xué)院學(xué)報;2002年01期
6 張靜;楊永燕;;伊斯蘭教和諧倫理觀初探[J];青海民族學(xué)院學(xué)報;2008年02期
7 何瑾;許鋒華;;經(jīng)堂教育課程設(shè)置的變革與發(fā)展[J];群文天地;2012年03期
8 張志湘;試論宗教可以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yīng)[J];社會主義研究;2002年05期
9 陳青;新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健身模式主因素研究[J];天津體育學(xué)院學(xué)報;1999年02期
10 劉中民;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對民族主義的思想挑戰(zhàn)[J];世界民族;2001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宇潔;;論伊斯蘭教正義觀[J];西北第二民族學(xué)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7年03期
2 李滿順;;淺談伊斯蘭教“六大信仰”[J];中國穆斯林;2006年01期
3 馬景;;伊斯蘭教的根本經(jīng)典——《古蘭經(jīng)》[J];百科知識;2007年04期
4 鄭國民;;談?wù)劙莺笥浤钫嬷鞯膯栴}[J];中國穆斯林;2008年05期
5 丁麗萍;;淺析“太思米”[J];中國穆斯林;2008年02期
6 張海香;;淺析《古蘭經(jīng)》的婦女觀[J];黃淮學(xué)刊(自然科學(xué)版);1998年02期
7 馬強;;善待動物:伊斯蘭的美德[J];中國穆斯林;2007年06期
8 黃承才;;《古蘭經(jīng)》簡介[J];阿拉伯世界研究;1981年05期
9 馬小琴,喇秉德;振葉尋根 觀瀾索源──讀《古蘭經(jīng)百問》有感[J];回族研究;1997年01期
10 林松;;天方經(jīng)典譯風(fēng)盛 環(huán)顧全球版本多——中外《古蘭經(jīng)》翻譯概況[J];阿拉伯世界研究;1991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龔友德;;《清真指南》與儒家倫理[A];孔學(xué)研究(第二輯)[C];1995年
2 馬平;;回商倫理思想及其他[A];首屆中國寧夏回商大會文化論壇論文匯編[C];2008年
3 伍德勤;;伊斯蘭教對舊中國穆斯林教育的影響[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沈玉水;;簡述百崎回族的習(xí)俗[A];惠安民俗研討會論文集[C];1992年
5 馬明良;;伊斯蘭文化與中國穆斯林民族現(xiàn)代化進程[A];第十四次全國回族學(xué)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6 馬志峰;丁俊;;伊斯蘭教的代治理念與回族人的重商精神及其實踐[A];首屆中國寧夏回商大會文化論壇論文匯編[C];2008年
7 楊桂萍;;幽明與會歸——回族學(xué)者馬德新論伊斯蘭教的復(fù)生及后世思想[A];第十四次全國回族學(xué)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8 金貴;;漢文譯著家對伊斯蘭經(jīng)濟問題的闡述[A];首屆中國寧夏回商大會文化論壇論文匯編[C];2008年
9 馬志峰;丁俊;;伊斯蘭教的代治理念與回族人的重商精神及其實踐[A];中國回商文化(第一輯)[C];2008年
10 馬惠蘭;;穆斯林商業(yè)道德的特點和作用[A];首屆中國寧夏回商大會文化論壇論文匯編[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倩蘭;《古蘭經(jīng)》審美[N];貴州民族報;2007年
2 王明權(quán);寬容:伊斯蘭教的教義精神[N];中國民族報;2005年
3 寧夏大學(xué)回族文化研究所 高冬梅;伊斯蘭教怎樣看待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N];中國民族報;2007年
4 格林豪泰酒店董事長 徐曙光;要做“打氣筒”不做“出氣筒”[N];經(jīng)理日報;2010年
5 馬利強;伊斯蘭教的“施濟”精神[N];中國民族報;2005年
6 宗奇俊;發(fā)揮伊斯蘭教的積極因素 為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wù)[N];貴州民族報;2006年
7 祖海爾;伊斯蘭教道德在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N];貴州民族報;2005年
8 本報記者組;致力保護民族文化[N];人民日報;2008年
9 張云江;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及三大圣寺[N];中國民族報;2006年
10 文刀;伊斯蘭教的新月標志與偶像禁止[N];中國民族報;200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磊;阿拉伯伊斯蘭文化中的管理思想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09年
2 劉玉釗;馬注生平及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06年
3 亞黑亞(Yahya Ould Mohamed Mahmoud);毛里塔尼亞與中國現(xiàn)代經(jīng)濟思想比較研究[D];復(fù)旦大學(xué);2010年
4 祁學(xué)義;圣訓(xùn)及其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09年
5 張國云;維吾爾人宗教生活的人類學(xué)考察[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06年
6 王正偉;伊斯蘭經(jīng)濟制度論綱[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03年
7 丁克家;當代甘寧青城市化進程中的伊斯蘭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06年
8 吳建華;西北回族伊斯蘭教育的歷史與當代變遷[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07年
9 齊明敏;阿拉伯阿拔斯“苦行詩”及其與中國唐宋“出家詩”之比較[D];北京外國語學(xué)院;1993年
10 韓忡;論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對歐洲文化的影響[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邢雅賢;論伊斯蘭教婦女觀對當代新疆穆斯林婦女的影響[D];新疆師范大學(xué);2008年
2 潘欣頌;伊斯蘭教和諧思想研究[D];石河子大學(xué);2008年
3 哈文玲;哈密市民主巷回族社區(qū)居民的宗教生活[D];新疆師范大學(xué);2008年
4 馬金虎;伊斯蘭教保障弱勢群體與我國和諧社會的構(gòu)建[D];西北民族大學(xué);2008年
5 白鶴;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基本教義主要異同初探[D];內(nèi)蒙古大學(xué);2005年
6 宋啟元;漢族穆斯林群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09年
7 楊梅;傳統(tǒng)經(jīng)堂教育中新興“女學(xué)”的個案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xué);2007年
8 董錦霞;東鄉(xiāng)族女性宗教生活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xué);2009年
9 劉艷霞;伊斯蘭教在蒙元時代的中國化[D];西北師范大學(xué);2006年
10 李平凡;宗教傳承背景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蘭州大學(xué);2009年
,本文編號:18104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1810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