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宗教論文 >

魏晉南北朝道教、佛教思想關(guān)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4-26 06:22

  本文選題:魏晉南北朝 + 道、佛教思想關(guān)系; 參考:《宗教學研究》2013年04期


【摘要】:在中國思想史發(fā)展過程中,東漢時期佛教的傳入是一件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大事,而由此引發(fā)的盛行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儒、釋、道三教論爭更是直接影響到中華文明的發(fā)展方向及整體格局。而就思想層面看,此一時期的三教論爭主要表現(xiàn)為佛教與道家、道教兩種不同思想體系的爭論。通過爭論,道教與佛教互相吸收,呈現(xiàn)一種互融互攝的景象。佛教對道教無論是從教規(guī)、教儀,還是從教典、教團等方面,都產(chǎn)生了一種示范效應,這對道教逐步走向成熟是大有益處的。而道教也為佛教從印度順利移植至中國,并逐漸適應中國社會土壤,形成中國化的佛教,提供了多方面的助緣。
[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deological history, the introduction of Buddhism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was a major event of far-reaching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which caused the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that prevailed in the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he controversy of Taoism and the three religions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overall patter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On the ideological level, the debates of the three religions in this period are mainly about Buddhism, Taoism and Taoism. Through argument, Taoism and Buddhism absorb each other and present a picture of mutual integration and photography. Buddhism has produced a kind of demonstration effect to Taoism from the aspects of precepts, rituals, religious orders and so on, which is of great benefit to the gradual maturity of Taoism. Taoism also provided various assistance for Buddhism to transplant to China from India and gradually adapt to Chinese social soil and form Chinese Buddhism.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哲學系;
【分類號】:B959;B94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焦興青;;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發(fā)展中的儒家特色[J];廣西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2 簡修煒;莊輝明;;魏晉南北朝時期道佛二教比較論[J];學術(shù)月刊;1990年01期

3 李浩;;民間信仰的屈服與融合——以魏晉南北朝為例[J];民俗研究;2009年02期

4 李守杯;;試探魏晉南北朝時期涼州佛教發(fā)展興盛的原因[J];黑龍江史志;2010年03期

5 李文才;賀春燕;;試論佛教傳播對魏晉南北朝圖書出版的影響[J];圖書與情報;2006年06期

6 何曉進;;試論魏晉南北朝時期佛道關(guān)系[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7 劉志;;魏晉南北朝民間自然信仰與道教文化[J];宗教學研究;2009年02期

8 曾維加;;從樓觀道看道教在組織形態(tài)上的轉(zhuǎn)型[J];云南社會科學;2006年05期

9 姚瀟鶇;;試述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土商人的佛教信仰[J];史林;2011年02期

10 吳成國,陸靜卿;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靈山崇拜論析[J];宗教學研究;2005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芮詩茗;;建國以來六朝佛教史研究概述[A];建國六十年來六朝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黑龍江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 華中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博士后流動站 霍明琨;道教轉(zhuǎn)型與唐人的心性修仙[N];光明日報;2009年

2 華中師范大學道家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劉固盛;大器晚成 銳意創(chuàng)新[N];光明日報;2010年

3 王愛國 郭武;多元融合的云南宗教文化·道教[N];中國民族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李小花;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對科學的影響[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2 伍成泉;漢末魏晉南北朝道教戒律規(guī)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3 岳齊瓊;漢唐期間道教修煉方式與道教女性觀之變化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4 尚永琪;3-6世紀佛教傳播背景下的北方社會群體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5 汪yN;中古佛典量詞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微;論魏晉南北朝時期觀音信仰的特征及其影響[D];新疆師范大學;2008年

2 緱澤順;《?罩遣亟(jīng)》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3 劉雅稚;論唐代重玄學中的援佛入道現(xiàn)象[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4 呂夢雨;初唐道教重玄學與佛教中觀學的關(guān)系研究[D];遼寧大學;2013年

5 張玉皎;魏晉南北朝時期涉儒涉道僧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6 羅小芳;魏晉南北朝時期湖南佛教的發(fā)展[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7 李輝祥;論杜光庭對重玄學思想的總結(jié)[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武捷;成玄英重玄思辨心性論思想初探[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9 郄斌;從“夷夏之辨”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儒、佛道之爭[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徐強;魏晉南北朝廣東佛教的傳播與分布[D];暨南大學;2009年

,

本文編號:180486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180486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e803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