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寶卷并非白蓮教經(jīng)卷——以《五部六冊》征引寶卷為中心的考察
本文選題:《五部六冊》 + 香山卷。 參考:《清史研究》2015年01期
【摘要】:《寶卷新研》是李世瑜1956年針對鄭振鐸寶卷研究觀點而撰寫的論文,與他對寶卷研究的其他系列成果一樣,引領(lǐng)了特定歷史時期寶卷研究的方向。但是,李世瑜寶卷研究的系列觀點,諸如羅祖《五部六冊》是最早的寶卷,寶卷是白蓮教及其分支編制的宗教經(jīng)典,"無生"、"無為"、"無為居士"等概念是判斷寶卷屬性的標(biāo)準(zhǔn),都因為羅祖《五部六冊》所引寶卷《香山卷》、《目連卷》、《金剛寶卷》和《圓覺卷》的存世而不能成立。在民間宗教研究視角、文學(xué)研究視角無助于寶卷研究深入開展的情況下,將寶卷與變文、科儀等儀式文本一樣放在齋供儀式的背景下研究,可能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新視角。
[Abstract]:"Baojuxin Research" is a paper written by Li Shiyu in 1956 on the viewpoint of Zheng Zhenduo's research on Baojuan. Like other series of achievements of his research on Baojuan, it leads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Baojuan in a specific historical period. However, the series of viewpoints of Li Shiyu's study of Bao Volume, such as Luo Zu's "five and six volumes", are the earliest treasure volumes. The concepts of "no life", "inaction", "no action" and "no action" are the criteria for judging the attributes of the treasure volume, such as the religious scriptures compiled by Bai Lianism and its branches. All because of Luo Zu's "five books and six" cited treasure volume "Xiangshan Volume", "Mou Lian Volume", "King Kong Bao Scroll" and "Yuanjing Scroll" exist in the world. In the perspective of folk religion study and literature study, it is not helpful to carry out the study of Baojuan deeply. It may be a new angle of view worth trying to study the ritual texts of Baojuan, Bianwen and Keyi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Zhai ritual.
【作者單位】: 上海師范大學(xué)哲學(xué)學(xué)院敦煌學(xué)研究所;
【基金】:上海高校一流學(xué)科(B類)建設(shè)計劃上海師范大學(xué)“哲學(xué)”規(guī)劃項目 國家社科基金 上海市教委創(chuàng)新資助項目“敦煌佛教儀式文獻(xiàn)研究”階段成果
【分類號】:B942
【參考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侯沖;;俗講新考[J];敦煌研究;2010年04期
2 侯沖;;咒愿及其異名[J];云南社會科學(xué);2011年06期
3 侯沖;;佛教無專門的“通俗講經(jīng)”說——以齋講為中心[J];宗教學(xué)研究;2011年03期
4 侯沖;楊凈麟;;歸根教尊奉無極圣母論[J];世界宗教研究;2014年01期
5 馬西沙;;《中華珍本寶卷》前言[J];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02期
【共引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曹新宇;;新發(fā)現(xiàn)“成化禁書”與白蓮教的關(guān)系——兼答王見川教授問題[J];清史研究;2015年01期
2 段玉香;;河陽宣卷及其曲調(diào)研究[J];音樂創(chuàng)作;2014年06期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5條
1 魏志遠(yuǎn);禮秩與實用:從明代中后期的日用類書看儒家倫理民間化[D];南開大學(xué);2013年
2 張靈;民間寶卷與中國古代小說[D];上海師范大學(xué);2012年
3 謝山;唐代佛教興衰研究[D];河南大學(xué);2014年
4 趙一平;白族語《黃氏女對〈金剛經(jīng)〉》研究[D];復(fù)旦大學(xué);2013年
5 李英;趙景深和20世紀(jì)俗文學(xué)研究[D];復(fù)旦大學(xué);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4條
1 于志剛;唐代的僧人、寺院與社會生活[D];鄭州大學(xué);2013年
2 楊永佳;梁武帝對中國佛教的影響研究[D];西南大學(xué);2013年
3 周興婧;永昌“寶卷”的三重歷史與文化抉擇[D];廈門大學(xué);2014年
4 閆偉偉;大悲咒與唐宋小說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xué);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俞曉紅;;從寺院講唱到俗講、轉(zhuǎn)變[J];河南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6年01期
2 劉永紅;;明清宗教寶卷中的西王母形象與信仰[J];青海社會科學(xué);2011年05期
3 秦寶琦;清代青蓮教源流考[J];清史研究;1999年04期
4 田青;有關(guān)唐代“俗講”的兩份資料[J];中國音樂學(xué);1995年02期
,本文編號:17921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1792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