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宗教論文 >

論超個人心理學同唯識學思想的相似之處

發(fā)布時間:2018-04-22 10:32

  本文選題:唯識學 + 超個人心理學; 參考:《法音》2017年04期


【摘要】:正前言現(xiàn)代心理學不斷地突破自己的研究領(lǐng)域,致力于從宗教、哲學汲取其對于意識研究所獲得的智慧,并逐漸強調(diào)東西方思想互補性對于意識研究的價值性。一批近、現(xiàn)代心理學大師陸續(xù)指出西方文化價值觀下對于正常意識這種單一意識狀態(tài)的過度關(guān)注,而忽略了其他意識狀態(tài)存在的可能性,正如詹姆斯對于意識多元性的闡述:"我
[Abstract]:In the foreword, modern psychology constantly breaks through its own research field, devotes itself to drawing wisdom from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for the study of consciousness, and gradually emphasizes the value of the complementarity of eastern and western thoughts to the study of consciousness. A group of recent, modern psychologists have pointed out that western cultural values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the singl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while ignoring the possibility of the existence of other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just as James explained the diversity of consciousness: "I
【作者單位】: 中國計量大學人文社科學院;
【分類號】:B948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上海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推出“唯識學研究”專欄[J];學術(shù)月刊;2006年02期

2 袁宏禹;;王恩洋唯識學思想的特色及其時代意義[J];五臺山研究;2009年02期

3 胡曉光;;略論“識”與“智”的區(qū)別——唯識學與世間哲學的本質(zhì)不同性之通考[J];法音;2010年12期

4 胡曉光;略論唯識學的真如理論[J];法音;1994年08期

5 胡曉光;略論唯識無境[J];法音;1994年10期

6 胡曉光;唯識學對哲學的超越[J];法音;1995年01期

7 黃夏年;王恩洋先生的唯識學著作[J];佛學研究;1999年00期

8 續(xù)戒法師;;唯識學中的名言與真實[J];符號與傳媒;2012年02期

9 黃夏年;;百年的唯識學研究[J];社會科學動態(tài);2000年01期

10 慧仁;試論無相唯識與有相唯識理論差異及其實質(zhì)[J];法音;2003年1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彭彥琴;史運芳;;佛教之人格形成與發(fā)展理論探究——以唯識學種子說為例[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本報書評人 陳克艱;一本根底故、裁斷新的佛學門徑書[N];中華讀書報;2008年

2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楊新宇;從公眾選擇角度看科學與宗教的關(guān)系[N];中國民族報;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李廣良;太虛唯識學思想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徐東來;唯識學“轉(zhuǎn)識成智”理論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3 高小強;唯識學“轉(zhuǎn)識成智”說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4 劉連朋;在佛學與哲學之間[D];南開大學;2006年

5 樸均吉;玄奘與韓半島佛教[D];華東師范大學;200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梅文輝;從現(xiàn)象學“看”五重唯識“觀”[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2 王慧慧;唐代唯識學發(fā)展脈絡(luò)及其在敦煌地區(qū)的流傳[D];蘭州大學;2008年

3 袁宏禹;王恩洋唯識學思想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7年

4 王宏濤;中國唯識學的心性思想探析[D];四川大學;2006年

5 劉佳明;佛教唯識學中認知理論的探析與構(gòu)建[D];江西師范大學;2014年

6 孫改明;論熊十力與唯識學[D];吉林大學;2011年

7 王榮益;禪宗發(fā)展的唯識學背景研究[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08年

8 高勛;王恩洋唯識學思想探微[D];吉林大學;2009年

9 宋玉波;唯識學在中國的理論發(fā)展(中古時期)[D];西北大學;2000年

10 王蒙;淺析唯識學種子說[D];吉林大學;2007年

,

本文編號:178684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178684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aafe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