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之辨”:近代福州天主教與新教傳播之比較
本文選題:近代福州 + 天主教; 參考:《福建師范大學(xué)》2011年碩士論文
【摘要】:鴉片戰(zhàn)爭之后,天主教與新教在福州“異域邂逅”。二者同宗同源,故以“弟兄”稱之。本文以傳播學(xué)角度,從傳播主體、受眾、教義、傳播策略與手段、傳播效果等傳播要素方面對二者進(jìn)行比較研究,探究二者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天主教由于近代以前的傳播基礎(chǔ)和歷史背景,在初期傳播較為順利,信徒人數(shù)發(fā)展較快。新教在近代初期傳播局面不利,但由于傳教組織多,傳教士隊伍龐大,教義和經(jīng)典相對簡單,宗教儀式簡便易行,重視培養(yǎng)華人傳道,廣泛建立宗教活動場所,尤其是在采取社會文化手段進(jìn)行輔助傳播后,社會影響逐漸擴大。民國中后期,新教“后來居上”,傳播效果超過天主教。
[Abstract]:After the Opium War, Catholicism and Protestantism met in Fuzhou.The two are of the same ancestry, so they are called "brothers".From the angle of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ommunication elements, such as communication subject, audience, doctrine, communication strategy and means, communication effect and so on, and probes into the difference and relation between them.Catholicism spread smoothly at the initial stage because of its spreading foundation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before modern times, and the number of followers developed rapidly.In the early modern times, Protestantism was unfavorable, but due to the large number of missionary organizations, the large contingent of missionaries, the relatively simple teachings and scriptures, and the simplicity of religious ceremonies, they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Chinese preaching, and established a wide range of places for religious activities.Especially in the adoption of social and cultural means of auxiliary communication, the social impact gradually expanded.In the middle and lat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Protestantism "transcended the former as the latter" and spread more effectively than Catholicism.
【學(xué)位授予單位】:福建師范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B977
【參考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薛菁;;閩都文化若干問題探研[J];福建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8年02期
2 吳建寅;;中國本色教會淺探——20世紀(jì)早期中國教會本色化的嘗試[J];金陵神學(xué)志;2007年03期
3 林立強;;盧公明與福州基督教教育的發(fā)端[J];教育評論;2005年06期
4 周太梁;天主教彌撒禮儀[J];世界宗教文化;2002年02期
5 朱貴金;;會眾音樂的角色[J];天風(fēng);2008年13期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2條
1 李穎;基督拯救中國?——倫敦會傳教士麥嘉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03年
2 林立強;美國傳教士盧公明與晚清福建社會[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翁偉志;日據(jù)時期臺灣基督教之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01年
2 鄭國藝;齋教與古田教案之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02年
3 盧平;基督教與閩西客家社會[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02年
4 鄭振清;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政治參與[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03年
5 張金紅;福州地區(qū)基督教建筑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03年
6 張媚;戰(zhàn)后臺灣天主教研究(1949—2000年)[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04年
7 劉子楠;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與中國近代教育[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05年
8 吳霞;英國倫敦會傳教士艾約瑟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05年
9 王繡中;福建地區(qū)“百年禁教”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05年
10 張淼海;泉州景教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06年
,本文編號:17469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1746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