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宗教論文 >

略論唯識學的理論結構與詮釋方法——以古今唯識學差異性為主線考量

發(fā)布時間:2018-03-12 13:06

  本文選題:唯識學 切入點:理論結構 出處:《法音》2013年08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一切訴諸名言皆是"概念性"系統(tǒng),佛教唯識學也不例外。作為一個概念性系統(tǒng)的唯識學,它的理論結構與詮釋方法是為它的目的服務的。概念性系統(tǒng)是它的目的表達式,唯識學的"概念性"也就是它的"理論結構"與"詮釋方法"。唯識學的"理論結
[Abstract]:All aphorisms are "conceptual" systems, and Buddhist idealism is no exception. As a conceptual system of rationalism, its theoretical structure and methods of interpretation serve its purpose. Conceptual systems are its expression of purpose. "Conceptual" is its "theoretical structure" and "interpretation method".
【作者單位】: 杭州佛學院;
【分類號】:B94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曉光;唯識學“四緣”義略疏[J];法音;2002年01期

2 胡曉光;;略論“識”與“智”的區(qū)別——唯識學與世間哲學的本質(zhì)不同性之通考[J];法音;2010年12期

3 周貴華;;無為依唯識學在印度的發(fā)展[J];法音;2005年12期

4 胡曉光;阿賴耶識芻議[J];法音;1999年03期

5 黃夏年;王恩洋先生的唯識學著作[J];佛學研究;1999年00期

6 陶莉萍;;惟賢長老與許嘉璐先生暢談唯識學的重要性[J];佛教文化;2010年03期

7 胡曉光;略論唯識無境[J];法音;1994年10期

8 賈題韜;;論開悟 第六講 唯識學的開悟(中)[J];法音;1989年08期

9 袁宏禹;;王恩洋唯識學思想的特色及其時代意義[J];五臺山研究;2009年02期

10 胡曉光;;從唯識學角度看世間“知識”與“邏輯”的本質(zhì)規(guī)定性——瑜伽行派的超越實踐基礎之考量[J];法音;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方廣,

本文編號:160168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160168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3bc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