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宗教與社會關(guān)系和諧論
本文關(guān)鍵詞: 中國特色 宗教與社會 關(guān)系和諧論 出處:《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中國特色宗教與社會關(guān)系和諧論是關(guān)于宗教與當代中國社會整體如何相適應(yīng)、宗教與其他社會要素如何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的觀點和主張。宗教與當代中國社會關(guān)系包括兩方面:一是宗教作為社會子系統(tǒng)與社會主義社會整體的關(guān)系,二是宗教作為社會要素之一與其他社會要素的關(guān)系。宗教與社會關(guān)系和諧論包括兩部分內(nèi)容:一是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yīng),簡稱"適應(yīng)論",二是宗教與其他社會要素關(guān)系相協(xié)調(diào),簡稱"協(xié)調(diào)論"。其中,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yīng)是宗教與其他社會要素關(guān)系協(xié)調(diào)的基礎(chǔ)和前提,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Abstract]:The theory of harmony between religion and social relation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bout how religion adapts to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as a whole. Views and opinions on how to harmonize religion with other social elem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al relations includes two aspects: fir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s a social subsystem and the socialist society as a whole. Seco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s one of the social elements and other social elements. The theory of harmony between religion and social relations consists of two parts: one is that religion is compatible with socialist society, For short, "adaptation theory", seco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nd other social elements is coordinated, abbreviated as "coordination theory". Among them, the adaptation of religion and socialist society is the basis and premis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nd other social elements, and the two complement each other. One is indispensable.
【作者單位】: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民族宗教教研室;
【分類號】:B920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青;從比較學角度淺論中國伊斯蘭教之特色[J];昭通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4期
2 崔義辰;;迷羊識途,走中國特色的基督福傳之路[J];中國天主教;2007年01期
3 張梅;;當代俄羅斯東正教復興情況研究[J];西伯利亞研究;2008年01期
4 許正林;賈兵;;當前西方基督教網(wǎng)絡(luò)傳播態(tài)勢及其研究視野[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5 李智;;佛教造像藝術(shù)的中國特色及美學特征[J];美與時代;2006年06期
6 龔學增;;試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體系[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年11期
7 吳敏;;西雙版納小乘佛教與傣族社會相適應(yīng)問題探討[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8 智淵;;《法苑談叢》簡介[J];法音;1987年05期
9 心凈;;淺談青年僧人的自我修養(yǎng)[J];法音;1991年06期
10 黃維民;中國特色的伊斯蘭教文化[J];華夏文化;1995年05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人文社會科學前沿掃描[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2 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教授 牟鐘鑒;領(lǐng)會十七大精神,推動中國宗教學研究[N];中國民族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 張廣艷;宗教的全球性與地域性[N];中國民族報;2009年
4 佟洵;北京清真寺:中阿文化整合的物化表現(xiàn)[N];中國民族報;2005年
5 劉惠明;六祖慧能其人其事[N];中國檔案報;2006年
6 陳寧;佛教與道教“叩拜”禮儀的區(qū)別[N];中國民族報;2006年
7 陳太平;市天主教愛國會召開第五次代表大會[N];常德日報;2007年
8 記者 錢其魯;自治區(qū)伊斯蘭教第五次代表會議在首府閉幕[N];內(nèi)蒙古日報(漢);2007年
9 王鷹 艾童;海峽兩岸學術(shù)研討會在揚州舉行[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
10 實習記者周悅;進一步推進馬克思主義宗教學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本文編號:15195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1519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