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斯爾本土形象與信仰——以巴林右旗為例
本文關(guān)鍵詞: 格斯爾 巴林 本土形象 多層次信仰 習俗原型 出處:《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16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在巴林右旗,格斯爾是一位"空降"的史詩英雄和地方保護神。格斯爾的神職范圍從蒙古語族的宏大時空集中到可觸摸的本土場景,從而發(fā)展出多層次的信仰習俗。這些習俗分為制度類習俗和自發(fā)類習俗,而且構(gòu)成一套完整的體系,適時地解除著民眾生活世界與心靈世界的種種不安與困惑。而凝結(jié)在儀式原型中的民眾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正是格斯爾本土形象與信仰得以在巴林落地生根、累進成長的生命動力。
[Abstract]:On the right flag of Balin, Gersle is an epic hero and local protector of the "airborne". His ministry ranges from the great time and space of the Mongols to the touchable local scene. These customs are divided into institutional customs and spontaneous customs, and form a complete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it relieves all kinds of uneasiness and perplexity of the world of people's life and the world of mind, and the desire for a better life of the people condensed in the ritual archetype is precisely that the local image and belief of Gessel can take root in Bahrain. The life force of progressive growth.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格薩(斯)爾》史詩的搶救、保護與研究”(編號:10@ZH015)
【分類號】:I207.22;B933
【正文快照】: 《格斯爾》是蒙古族偉大史詩,也是中國三大史詩之一。2009年,蒙古族《格斯爾》與藏族《格薩爾》一同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據(jù)調(diào)查,曾在內(nèi)蒙古境內(nèi)流傳的大型口傳蒙古族《格斯爾》史詩文本有四種,即《琶杰格斯爾傳》(蒙古文,民族出版社,198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巴雅爾圖;《格斯爾》與蒙古族文學[J];民族文學研究;1996年04期
2 烏力吉;蒙文《格斯爾》中的婚姻家庭略考[J];民族文學研究;1997年01期
3 卻日勒扎布;關(guān)于《格斯爾》中出現(xiàn)的“蒙古”一詞[J];內(nèi)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7年02期
4 娜仁花;;新疆蒙古族《格斯爾》[J];民間文化論壇;2011年04期
5 巴·蘇和;20世紀中國蒙古《格斯爾》研究概述[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S4期
6 仁欽道爾吉;《格斯爾》文本的一項重大發(fā)現(xiàn)──被埋沒的天才藝人金巴扎木蘇[J];民族文學研究;2002年01期
7 龍梅;;流傳在巴林右旗的蒙古“格斯爾”[J];實踐(思想理論版);2008年10期
8 陳崗龍;;內(nèi)格斯爾而外關(guān)公——關(guān)公信仰在蒙古地區(qū)[J];民族藝術(shù);2011年02期
9 齊木道吉;;蒙文《格斯爾可汗傳》的版本簡介[J];民族文學研究;1983年00期
10 齊木道吉;;國內(nèi)外《格斯爾》研究概述[J];蒙古學資料與情報;1986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娜仁花;;新疆蒙古族《格斯爾》及格斯爾齊[A];“史詩之光—輝映中國”——中國“三大史詩”傳承與保護研討會論文及論文提要匯編[C];201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陳明 邵涌河 楊睿賡 李國宏;走進中國格斯爾文化之鄉(xiāng)[N];赤峰日報;2009年
2 閻曉麗;《格斯爾》的文學本質(zhì):歷史人物,抑或神話英雄?[N];中國圖書商報;2007年
3 李富;右旗被命名為“格斯爾文化之鄉(xiāng)”[N];赤峰日報;2008年
4 記者 陳明;右旗被列入第二批自治區(qū)級格斯爾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N];赤峰日報;2011年
5 陳崗龍;《格斯爾》科學版本的標志性成果[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
6 記者 陳明 曲方;右旗文化產(chǎn)業(yè)邁入品牌化發(fā)展時代[N];赤峰日報;2011年
7 斯欽巴圖;推進蒙古族口頭與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與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
8 駐站記者 那日蘇;巴林右旗創(chuàng)新文化產(chǎn)業(yè)提升縣域發(fā)展軟實力[N];赤峰日報;2010年
9 劉林森;網(wǎng)絡(luò)律師成搶手人才[N];市場報;2003年
10 民文所 雅文;中國史詩學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杜榮花;德都蒙古《格斯爾》及其藝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魏銀榮;格斯爾傳說故事與蒙古族傳統(tǒng)信仰崇拜[D];內(nèi)蒙古大學;2010年
2 烏日嘎;巴林《格斯爾》傳說探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1年
3 喜吉日塔娜;《格斯爾》社會矛盾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2年
4 魯娜;說唱藝人冉皮勒演唱的《格斯爾》比較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3年
5 巴都瑪拉;伊犁河流域新發(fā)現(xiàn)的托忒文《格斯爾》抄本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6 道日娜;《江格爾》說唱藝人周乃演唱的《格斯爾》比較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0年
7 特日格樂;巴林格斯爾史詩《十方圣主格斯爾鎮(zhèn)壓十三頭蟒古思》音樂初探[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8 娜仁圖雅;青海蒙古族《格斯爾》的獨特性[D];西北民族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4626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1462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