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義學——以《護國司南抄》為實例
本文關(guān)鍵詞:佛教的義學——以《護國司南抄》為實例 出處:《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6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護國司南抄》 密宗 義學 義學教主
【摘要】:大理國寫經(jīng)《護國司南抄》以往被認為是密宗經(jīng)典,根據(jù)是其中有所謂"密宗(學)教主"的題識。但考察原卷發(fā)現(xiàn)實際上不是"密宗(學)教主",而是"義學教主"。結(jié)合湯用彤先生《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中有關(guān)"義學"的不同所指,可知"義學"一般主要指疏解、弘講佛教經(jīng)論!蹲o國司南抄》是"義學教主"玄鑒對良賁《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疏》的疏解,為我們了解佛教義學提供了實際的案例。
[Abstract]:In the past, it was regarded as a canon of tantrics, based on the knowledge of the so-called "master of the tantrics (science)." however, the original volume was not actually "the master of the tantrics (scienc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references in Tang Yongtong's Buddhist History of Han, Wei, 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we can see that the main meaning of "righteousness study" is to dredge it. "copied by Si Nan" is the interpretation of Liang Ben's "benevolent king prajna Paramita sutra", which provides us with a practical case for understanding Buddhist righteousness.
【作者單位】: 上海師范大學哲學學院;
【基金】: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學科建設計劃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B948
【正文快照】: 早在1994年前后,筆者已開始關(guān)注“義學”一詞的所指。關(guān)注的原因是抄錄、識讀、整理大理國寫經(jīng)《護國司南抄》。首先在查閱工具書后,知道所謂義學,“唯從文字、名相學解佛法義理”[1](P.132)。后來在研究《護國司南抄》后,又對佛教的義學作了自己的探討。[2]2014年,周貴華教授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李孝友;;南詔大理的寫本佛經(jīng)[J];文物;1979年12期
2 侯沖;大理國寫經(jīng)《護國司南抄》及其學術(shù)價值[J];云南社會科學;1999年04期
3 張偉然;湖北省境東晉南北朝的佛教傳輸與義學分布[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9年04期
4 孫昌武;六朝佛教義學的發(fā)展與文學觀念的演變[J];中國文學研究;1987年02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肖太國;譯僧真諦的義學思想[D];西南大學;2007年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9條
1 楊發(fā)鵬;;近二十年來國內(nèi)佛教歷史地理研究綜述[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2 聶葛明;;大理國寫本佛經(jīng)整理研究綜述[J];大理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3 馬現(xiàn)誠;南朝佛教義理的流播與尚形詩風的形成[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4期
4 王永平;;后梁禪風之盛行與北朝佛學之南播[J];學習與探索;2012年04期
5 梁成秀;;中國古代校對符號述略——兼談藏族傳統(tǒng)典籍的校對方法[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6 陳研晶;;云南省圖書館庋藏珍稀佛教經(jīng)典舉隅[J];云南檔案;2009年08期
7 李東紅;佛教密宗阿叱力教派與白族文化[J];云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8 魯剛;;大麗鐵路中下段沿線古籍文獻資源及其保護與開發(fā)研究[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9 侯沖;;滇云法寶:大理鳳儀北湯天經(jīng)卷[J];云南社會科學;2012年06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楊發(fā)鵬;兩晉南北朝時期河隴佛教地理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鄭濤;唐宋四川佛教地理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吳昌葉;蕭氏后梁研究[D];揚州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鏡清;唯識學的兩次譯傳《大乘起信論》為曇延所造[J];佛學研究;1994年00期
2 吳亨根;玄奘法師的譯經(jīng)與佛教的中興[J];佛學研究;1994年00期
3 范家偉;六朝時期佛教在嶺南地區(qū)的傳播[J];佛學研究;1995年00期
4 聶清;《起信論》義理真?zhèn)沃疇嶽J];佛學研究;1996年00期
5 吳可為;唯識學中的幾個難題[J];佛學研究;2002年00期
6 圣凱;;體用真妄與兩重唯識觀——攝論師的三性思想[J];佛學研究;2005年00期
7 陳全明;玄奘對我國翻譯及文化交流事業(yè)的歷史性貢獻[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8 張德宗;玄奘譯經(jīng)活動述論[J];史學月刊;1996年03期
9 朱丹瓊,趙璐;論中國佛教史上的“梁唐之異”與“南北之殊”[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10 韓廷杰;論唯識學說新譯與舊譯的差異[J];中華文化論壇;2001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思遙;;梁啟超與護國運動[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04期
2 ;置生死于度外 斗歹徒護國財──表彰史川平等同志的通報[J];糧食問題研究;1995年05期
3 盛建華;熱血鐵心護國稅[J];安徽稅務;1999年12期
4 肖子奇;張曼;;釣魚城:忠義護國[J];西南航空;2012年12期
5 ;護國將軍[J];中國京劇;2008年11期
6 金沖及;云南護國運動的真正發(fā)動者是誰?——兼論護國運動的社會背景與性質(zhì)[J];復旦學報(人文科學版);1956年02期
7 華業(yè)慶;邱光洪;;護國運動時期梁啟超政治思想轉(zhuǎn)變之原因略析[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8 王輝;;略論護國運動時期梁啟超革命思想之轉(zhuǎn)變[J];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10年05期
9 陳長河;;護國名將隆世儲的結(jié)局[J];學術(shù)月刊;1987年08期
10 釋宗滿;清鎮(zhèn)巢鳳山護國禪寺[J];貴陽文史;2005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吳承越;何廷明;;護國運動與中華民族精神[A];2005:歷史的輝煌——紀念昆明建城1240周年、鄭和下西洋600周年、護國運動90周年[C];2005年
2 ;前言[A];2005:歷史的輝煌——紀念昆明建城1240周年、鄭和下西洋600周年、護國運動90周年[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秀峰;重建“護國紀念標”的思考[N];云南政協(xié)報;2006年
2 本報記者 馮濤;盡快將“護國運動”搬上電視熒屏[N];云南政協(xié)報;2009年
3 通訊員 胡虹杰;護國村被評為省“巾幗示范村”[N];常德日報;2010年
4 記者 高建欣;護國“大走訪”為民解困101件[N];昆明日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孫翠芳;抹不去的記憶[N];云南日報;2000年
6 記者 楊世s,
本文編號:14121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1412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