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三士道之宗教倫理思想解讀
發(fā)布時間:2018-01-02 16:06
本文關鍵詞:宗喀巴三士道之宗教倫理思想解讀 出處:《西北民族大學》200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宗喀巴 三士道 佛教倫理 現(xiàn)實價值
【摘要】: 倫理是處理人際關系所應尊守的理論、準則,佛教倫理是佛教全部學說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佛教實現(xiàn)解脫的基本信念和重要方法,是宗教倫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探討了宗喀巴佛教倫理思想的特點,旨在為當代轉(zhuǎn)型期世俗倫理的建立提供佛教文化上的基本資源和理論探討。 宗喀巴的倫理思想以《菩提道次第廣論》為典型代表,菩提道次第就指通往究竟菩提之路上所要經(jīng)歷的不同階段。該體系是建立在“三士說”的基礎之上的。所謂三士是指下士、中士和上士三類不同根器的人,其中下士只圖眼前安樂,中士唯求一己解脫,上士則致力于他人與自己的共同解脫。與此相應,倫理準則也被分作下士法、中士法和上士法三類。宗喀巴認為,這三類法并非分別而立,而是密切相關的一個有機的整體,構(gòu)成了通往究竟菩提之路上的三個不同階段。這三個不同階段又被分別稱作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最后的上士道階段中還包括密法。宗喀巴主張,人們必須遵循三士道的順序,逐次而修,終止臻無上成就。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全分三個部分對三士說倫理思想進行了考察。第一節(jié)第二節(jié)第三節(jié)為總論,分別探討了轉(zhuǎn)型期社會倫理建設的迫切性、總論三士道的倫理思想及三士道倫理思想的理論基礎——三要道。第四、五、六節(jié)為分論,以《菩提道次第廣論》為依據(jù),具體詮釋了宗喀巴三士道的倫理思想。第七、八兩節(jié)為總論,概括了三士道次佛教思想的倫理特點,及三士道次倫理思想對現(xiàn)代社會的價值和思考。
[Abstract]:Ethics is the theory , criterion and Buddhist ethics which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ddhism and Buddhism .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hole doctrine of Buddhism . It is the basic belief and important method of Buddhism ' s liberation .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eligious ethics .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ddhist ethics thought , and aims at providing the basic resources and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f Buddhist culture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secular ethics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of the predecessors , the three different stage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different stages : corporal punishment , sergeant and corporal punishment .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B94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曾維加;;道教生命哲學的內(nèi)在構(gòu)造及現(xiàn)代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2 李磊;張彭松;;試論宗教信仰的倫理價值[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3 魏德東;論佛教道德的層次性特征[J];道德與文明;2002年06期
4 王文東;論社會主義條件下宗教倫理的特殊本質(zhì)及其多重復雜功能[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5 牟鐘鑒;研究宗教應持何種態(tài)度──重新認識湯用彤先生的一篇書跋[J];佛教文化;1996年05期
6 學誠;人類道德危機與宗教倫理關懷[J];法音;2005年01期
7 牛延鋒;;佛教因果報應思想對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積極意義[J];江淮論壇;2006年01期
8 劉興漢;“因果報應”觀念與中國話本小說[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7年05期
9 程金生,王為理;終極關懷的重構(gòu)——論宗教改革運動的意義[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1999年02期
10 郭征宇;簡論佛教的因果報應說[J];晉陽學刊;2005年04期
,本文編號:13699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1369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