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文化中太陽崇拜的審美思想
發(fā)布時間:2017-12-14 18:07
本文關鍵詞:蜀地文化中太陽崇拜的審美思想
【摘要】:對古蜀文化已有很多研究,其中不少是對太陽崇拜的探究,但大多數(shù)研究都是總結太陽崇拜現(xiàn)象,分析太陽崇拜的文化內(nèi)涵,很少從美學的角度去分析太陽崇拜的審美意蘊,即便有也只是從青銅藝術的角度進行闡釋。本文試圖從宗教與巫術、農(nóng)業(yè)與地理、礦產(chǎn)資源等多方面因素入手,分析古蜀文化中太陽崇拜的美學思想與意蘊。本文導論部分簡要闡釋了太陽在古蜀文化中的崇高地位,蜀地太陽崇拜的原因,指出本研究的意義和目的、研究的國內(nèi)外現(xiàn)狀。正文分為四個部分,第一章介紹蜀地太陽崇拜的圖騰形式,分別從蜀地太陽圖騰直接表現(xiàn)圖式和間接表現(xiàn)圖式入手,以圖文結合的方式闡明太陽圖騰在蜀地存在的狀況。第二章分析蜀地太陽崇拜的審美特征,主要從“立象以盡意”的意蘊美,富有動感、節(jié)奏的韻律美和具有“崇巫尚神”的宗教美三方面進行闡釋。第三章從蜀地太陽崇拜形成因素來進一步闡釋其審美藝術特色,分別從神秘的巫術與宗教,蜀地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與農(nóng)業(yè)發(fā)展,從蜀地豐厚的青銅、黃金資源等三個方面進行分析。第四章探討蜀地太陽崇拜的審美意義,其意義包含三點,其一顯示了古蜀人高度的審美意識;其二展現(xiàn)出古蜀人虛幻的審美想象;其三體現(xiàn)了古蜀人理性的宇宙觀。最后是結語。蜀地無論是從考古文物,風俗習慣都表現(xiàn)出濃郁的太陽崇拜氣息,尤其是三星堆與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圖騰,更是以夸張式、幾何式、組合式等創(chuàng)造方法,表現(xiàn)“意”與“象”融合的審美意境,演繹出神奇鬼魅的審美特色。圖騰崇拜的信仰透露出古蜀先民神秘的巫術與宗教意識,這些奇異的造型藝術包涵了古蜀先民豐富而獨特的審美思想。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B93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治民;;廣漢三星堆一號、二號祭祀坑幾個問題的探討[J];南方民族考古;1991年00期
2 彭邦本;;上古蜀地水利史跡探論[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3 陳顯丹;廣漢三星堆青銅器研究[J];四川文物;1990年06期
4 黃劍華;太陽神鳥的絕唱——金沙遺址出土太陽神鳥金箔飾探析[J];社會科學研究;2004年01期
5 張順謙,馮萬瑞;四川太陽輻射旬輻照量的氣候計算[J];太陽能學報;1992年03期
6 張學君;張繆斯;;彭州銅礦資源與古蜀青銅文化[J];文史雜志;2009年03期
7 蓋山林;;連云港將軍崖巖畫題材芻議[J];徐州師范學院學報;1983年04期
8 屈梅;;三星堆青銅藝術中紋樣符號的審美特色探尋[J];藝術百家;2012年02期
9 林向;金沙江:中國西部龍——金沙江文化論稿之一[J];中華文化論壇;2002年04期
10 孫亞樵,胡昌鈺;從三星堆文化看古蜀人的原始宗教觀[J];中華文化論壇;2004年02期
,本文編號:12888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1288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