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慈悲救苦薦福利生道場儀》研究
本文關鍵詞:《地藏慈悲救苦薦福利生道場儀》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阿吒力教 地藏慈悲救苦薦福利生道場儀 元照
【摘要】:《地藏慈悲救苦薦福利生道場儀》是明清時期云南阿吒力僧常用的科儀,但歷代藏經(jīng)未收,亦不見于釋典著錄,是一件珍貴的佛教遺書。本科儀的撰者為北宋杭州律僧元照,其創(chuàng)作時間不會早于宋哲宗元yP五年(1090),并于北宋末至元初這段時期內(nèi)從蜀地傳入云南,其性質是一部地藏懺儀。
【作者單位】: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中國西南佛教文獻研究”(12JJD750022)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B945
【正文快照】: 《地藏慈悲救苦薦福利生道場儀》,是明清時期云南阿吒力僧所用的科儀,歷代藏經(jīng)未收,亦不見于佛教經(jīng)目著錄。云南省佛教協(xié)會的趙文煥與侯沖二位先生以趙文煥所藏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抄本為底本,以云南玉溪市延光居士藏《地藏慈悲救苦薦福利生道場綱要》(甲本)和《薦福利生慈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蘇青;云南阿吒力教──對〈滇密〉的文化淺釋[J];民族藝術研究;1994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蓮玉;從《明悟禪師趕五戒》對《五戒禪師私紅蓮記》的改寫論馮夢龍的藝術成就[J];安徽大學學報;2001年03期
2 李佳;;中道自然的漸行漸遠——以皎然“至麗而自然”說為中心[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3 崔文彬;;試論蘇軾的排佛[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4 袁曉薇;從“柳七風味”到“自是一家”──論柳永、蘇軾詞消息相通及其意義[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5 張全明;張舜;;宋代人的讀書風氣與高雅境界[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6 葛金芳;;“農(nóng)商社會”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宋以降(11—20世紀)江南區(qū)域社會經(jīng)濟變遷[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7 謝琰;;屈騷傳統(tǒng)的失落與宋詩情感特征的形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8 李華瑞;陳朝陽;;宋代救荒中的檢田制度[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9 馬躪非;;董其昌藝術理論中的儒家思想[J];書畫世界;2009年03期
10 劉毅;;論文人畫理論的藝術思想[J];書畫世界;2009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朱歡歡;;蘇軾科技活動探析[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2 田懷清;;巍山(山龍)(山于)圖山南詔寺廟遺址出土釋迦、多寶佛教造像的初步研究[A];滇川黔桂四。▍^(qū))毗鄰縣第二屆彝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李乾耀;;《論語》與《儕子》中的孔子——“為學”與“為道”的兩種思想[A];傳統(tǒng)中國研究集刊(第六輯)[C];2009年
4 胡f擅,
本文編號:12534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1253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