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時期佛教東傳日本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03 20:04
本文關鍵詞:隋唐時期佛教東傳日本之研究
【摘要】: 中日兩國的文化交流,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隋唐時期的中日文化交流主要以佛學交流最為活躍和繁榮,其構成了中日文化之間的良性互動關系,推動了佛教在東亞社會的傳播,從而為構筑和諧統(tǒng)一的東亞文化圈奠定了重要基礎。盡管文化交流是雙向的,但那時主要表現(xiàn)為中國佛教向日本的傳播。 本文從歷史文化傳播學的角度,探討佛教之所以能在日本取得突破的原因,以及佛教在日本的傳播過程,分析日本佛教的特征。東傳日本的佛教,并不是一種現(xiàn)代意義上的單純的宗教,特化的信仰,而是經(jīng)過印度、朝鮮特別是中國長時間的吸收沉淀,融合了各民族的精神與文化,對日本社會政治、宗教、文化產(chǎn)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學位授予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B948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成國;新羅入唐僧侶考略[D];延邊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1376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1137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