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宗教歷史觀教育及其對新疆反分裂斗爭的意義
發(fā)布時間:2017-10-28 15:10
本文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宗教歷史觀教育及其對新疆反分裂斗爭的意義
【摘要】:進行馬克思主義宗教歷史觀教育,正確認識宗教產(chǎn)生與存在的根源、演化過程及其消亡的規(guī)律,對于我們解決宗教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在新疆意識形態(tài)的反分裂斗爭中進行馬克思主義宗教歷史觀的教育能讓我們認識清楚“三股勢力”在宗教歷史觀上散布的謬論及其傳播宗教極端主義思想的實質(zhì),糾正對新疆宗教演變歷史這一問題上的偏差和模糊性認識,從而抵制“三股勢力”在新疆地區(qū)利用宗教進行分裂活動的圖謀。因此,研究馬克思主義宗教歷史觀教育特別是其在新疆反分裂斗爭中的意義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本文闡明了研究進行馬克思主義宗教歷史觀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原則方法與途徑和在新疆反分裂斗爭中進行馬克思主義宗教歷史觀教育的重要性。其中,重點闡釋了進行馬克思主義宗教歷史觀教育的內(nèi)容即對馬克思主義宗教歷史觀的基本觀點進行了概括和梳理:宗教的根源存在于人類社會的現(xiàn)實世界中,宗教產(chǎn)生的根源包括社會根源、認識根源和心理根源,其中社會根源是使宗教產(chǎn)生的決定性因素;宗教與所處環(huán)境和社會的關系,在此節(jié)中本文從經(jīng)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出發(fā),闡明了宗教與社會的關系是宗教作為一種意識形態(tài)其由世俗社會決定其產(chǎn)生、演變,認為宗教與社會相適應與否,不是由宗教自身決定,而是由生產(chǎn)力與生產(chǎn)關系的矛盾運動決定,宗教與社會相適應是宗教演變的普遍規(guī)律;宗教的消亡是一個長期的自然歷史過程,在此章節(jié)本文闡明了宗教長期存在得原因,為何要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以及宗教的長期存在并不等于宗教不會走向消亡。在此基礎上,闡述了在新疆進行馬克思主義宗教歷史觀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注意這樣的幾個問題:一是要正確理解宗教在當今世界的世俗化趨勢,在此章節(jié),本文重點闡明了宗教的世俗化趨勢不是宗教走向消亡的標志,而是宗教順應世俗社會形勢,適應外在社會的變化而做出的自我調(diào)整的體現(xiàn),以便更好延續(xù),如果宗教拒絕與社會溝通,以適應社會的變化,保守封閉,則會難以為繼;二是要正確認識宗教與其所處社會的適應性,本節(jié)重點探討了宗教與社會相適應的決定性因素和宗教不適應社會的表現(xiàn)及其原因,認為即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也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三是要正確認識新疆宗教演變的歷史等問題,本節(jié)重點探討了在新疆進行馬宗史觀教育需要我們正確認識新疆宗教演變的歷史,而新疆宗教演變的歷史不是宗教本身的演變史,而是歷史上,古往今來生活在新疆的各民族生產(chǎn)生活方式及其風俗文化習慣的演變史。認識清楚了這幾個問題,就能使我們在新疆更加有效地開展馬克思主義宗教歷史觀教育。在最后一章,本文運用馬克思主義宗教歷史觀的基本觀點駁斥了“三股勢力”歪曲新疆宗教演變史和維吾爾族宗教信仰史的做法,闡明了“三股勢力”在宗教歷史觀上散布的謬論的目的及其傳播宗教極端主義思想的實質(zhì)是反對人民民主專政,謀求獨立,以便為其建立伊斯蘭教教法統(tǒng)治的政教合一的政權(quán)服務。從而從理論和現(xiàn)實兩個方面闡明了在新疆進行馬克思主義宗教歷史觀教育對新疆反分裂斗爭的意義。
【關鍵詞】:馬宗史觀 反分裂斗爭 適應 意義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B911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8
- 1.緒論8-17
- 1.1 選題的依據(jù)和意義8-9
- 1.2 研究概述9-15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5-16
- 1.4 研究重點、難點、創(chuàng)新點16-17
- 2.馬克思主義宗教歷史觀教育17-33
- 2.1 馬克思主義宗教歷史觀的基本觀點17-29
- 2.2 開展馬克思主義宗教歷史觀教育的必要性29-30
- 2.3 馬克思主義宗教歷史觀教育的原則、方法與途徑30-33
- 3.在新疆正確進行馬克思主義宗教歷史觀教育的幾個問題33-47
- 3.1 正確理解宗教在當今世界的世俗化趨勢33-39
- 3.2 正確理解宗教與其所處社會的適應性39-42
- 3.3 正確認識新疆宗教演變的歷史42-47
- 4.馬克思主義宗教歷史觀教育在新疆反分裂斗爭中的意義47-59
- 4.1 有助于在反分裂斗爭中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宗教觀47-48
- 4.2 有助于我們認清“三股勢力”歪曲新疆宗教演變史的目的48-51
- 4.3 有助于認清“三股勢力”宣揚的宗教極端主義的實質(zhì)51-59
- 5.結(jié)語59-60
- 參考文獻60-65
-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論文65-66
- 后記66
本文編號:11087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1108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