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班固“循吏觀”異同及原因——以《史記》《漢書》為例
發(fā)布時間:2017-06-28 14:06
本文關鍵詞:司馬遷、班固“循吏觀”異同及原因——以《史記》《漢書》為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司馬遷《史記》首創(chuàng)"循吏傳",班固《漢書》承襲此體例。司馬遷筆下的循吏注重守法敬法,而班固筆下的循吏更注重教化及事功能力。二書"循吏列傳"中所記述的循吏各有特點。司馬遷與班固家學淵源、個人經歷、所處時代背景的不同以及二人政治思想、著述宗旨的差異,是形成二者筆下循吏的不同及其背后不同循吏觀的主要原因。
【作者單位】: 山西師范大學歷史與旅游文化學院;
【關鍵詞】: 《史記》 《漢書》 循吏 循吏觀
【分類號】:K204.2;K234.1
【正文快照】: 一《史記》《漢書》中的循吏(一)《史記》中的循吏《史記·循吏列傳》列舉楚相孫叔敖、石奢,鄭相子產,魯相公儀休,晉文公的禮官李離,共五人,事簡言略,贊語亦較為簡略。五個循吏為政各有特色:孫叔敖“三月為楚相,施教導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緩禁止,吏無奸佞,盜賊不起。秋
本文關鍵詞:司馬遷、班固“循吏觀”異同及原因——以《史記》《漢書》為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940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494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