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來中國武術從“草根文化”到“符號文化”的歷史變遷
本文關鍵詞:近代以來中國武術從“草根文化”到“符號文化”的歷史變遷,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龍源期刊網(wǎng)
近代以來中國武術從“草根文化”到“符號文化”的歷史變遷
作者:韓政 王崗
來源:《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4年第06期
摘要: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對中國武術的產(chǎn)生及歷史演變進行研究,認為:古老的農(nóng)耕文明繁衍出了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中國武術作為身世卑微的“草根文化”蘊含著農(nóng)耕文明的“文化自由”;近代中國,極度的文化自卑心理萌生了國人文化自強的愛國情懷,中國武術作為強國強種的“身體工具”訴說著近代中國的“文化自覺”;伴隨著競技體育文化的涌入,,中國武術作為為國爭光的“體育工具”隱藏著以西化中的“文化自卑”;直至“文化強國戰(zhàn)略”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號角的吹響,中國武術才作為民族復興的“符號文化”彰顯著強國戰(zhàn)略的“文化自信”。
關鍵詞:中國武術;草根文化;符號文化;歷史變遷
中圖分類號:G80-05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2076(2014)06-0050-06 School of PE and Sports,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21, Jiangsu, China
中國網(wǎng)2014年2月21日訊,中國智庫發(fā)布了《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diào)查報告2013》。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海外民眾最熟悉中國的文化與科技,了解率約達三成。中國文化歷史悠久、載體豐富,具有國際吸引力。61%的海外民眾樂于了解中國文化,1/3表示對學習漢語有興趣。國際民眾認為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依次是:中國武術、飲食和中醫(yī)”。調(diào)查結(jié)果不言自明,在國際民眾眼里中國武術已然成為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典型符號。
回望數(shù)千年中華文化的歷史軌跡,她像是一根永不間斷的紅線,一直維系著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fā)展,正是這種優(yōu)越的文化使得古老的中國能夠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正是這種神秘的文化促成了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而產(chǎn)生于農(nóng)耕文明時期的中國武術在華夏文明的歷史記憶中起初被冠以“草根文化”的帽子,只能在限定的文化空間中“自產(chǎn)自銷”。世事變遷、滄海桑田,中國武術一直以厚重的積淀性和堅忍的連續(xù)性頑強地存儲于民族傳統(tǒng)與時代精神之中,并塑造著民族、國家和時代的形象,規(guī)定著民族、國家和時代的范式,鑄冶著民族、國家和時代的風采,體現(xiàn)著民族、國家和時代的精神。伴隨著“文化強國戰(zhàn)略”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號角的吹響,中國武術也應聲加入到了文化大繁榮大發(fā)展的行列。經(jīng)歷了從“草根”到“符號”的歷史蛻變,中國武術蘊含著強大的精神力量,體現(xiàn)著浩瀚的民族文化,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一條文化自信與自覺的“中國道路”,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上的文化載體和時代基石。
1中國武術蛻變的歷史文化記憶
本文關鍵詞:近代以來中國武術從“草根文化”到“符號文化”的歷史變遷,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702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70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