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身份”:西方起源與中國含義
發(fā)布時間:2017-09-14 04:39
本文關鍵詞:“公民身份”:西方起源與中國含義
更多相關文章: 公民身份 西方起源 中國語境 內(nèi)涵 演變
【摘要】:在西方語境下,公民身份(citizenship)的觀念起源于古希臘的城邦國家和羅馬帝國,F(xiàn)代意義上的公民身份概念指的是在一個特定的社會共同體(通常通過地理界限來定義)中一系列社會融合(或排斥)的制度安排。在馬歇爾的經(jīng)典劃分中,現(xiàn)代公民身份包括三個不同層面,即民事、政治和社會權利。新近的理論發(fā)展已經(jīng)將文化公民身份納入了討論范疇。比較而言,中國語境下的公民身份觀念既受到西方思想的影響,又受到本國特殊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等層面結構性要素的高度限制,同時在長期的社會歷史變遷中受制于更為廣大的歷史慣性和社會變遷力量。在這一推—拉作用的過程中,中國語境下的特定公民身份概念和具體實踐,呈現(xiàn)出與多數(shù)西方國家不同的情形。但觀念和實踐的落差并不意味著當代中國公民身份相關的豐富實踐形式缺乏理論關照的價值。相反,這應當成為微觀政治和社會研究的生動對象。
【作者單位】: 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公安管理學院;
【關鍵詞】: 公民身份 西方起源 中國語境 內(nèi)涵 演變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國際傳播學科發(fā)展前沿研究”(11AXW003) 中國傳媒大學科研培育項目“傳播政治經(jīng)濟學與文化研究學派比較研究”(CUC13A25)
【分類號】:D032
【正文快照】: 公民身份(citizenship)概念在現(xiàn)代社會與政治理論和實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西方思想史上,公民身份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而在中國語境下,這一概念則是一個相對較新的觀念。盡管古代中國民本思想已經(jīng)蘊含了民權觀念的萌芽要素,但這些觀念并沒有在制度層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聶早早,陳建華;發(fā)展公民基本權利:中國憲政建設的目標取向[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2 孫光妍;;中國傳統(tǒng)法之和諧價值考察[J];北方法學;2007年04期
3 楊亮軍;;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創(chuàng)造性整合——論梁啟超的民權觀[J];北方論叢;2010年04期
4 ^蘒,
本文編號:8479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847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