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政治學論文 >

烏托邦的歸來:重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fā)展》

發(fā)布時間:2017-09-11 22:20

  本文關鍵詞:烏托邦的歸來:重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fā)展》


  更多相關文章: 烏托邦 社會主義 恩格斯 曼海姆


【摘要】:本文立足于十九世紀語境,重新審視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fā)展》,并在此基礎上思考烏托邦的當代價值。恩格斯對烏托邦社會主義的批評,是特定時期的論戰(zhàn)修辭,后人沿襲使之成為教條,有礙于社會思想的開放和創(chuàng)造。實際上,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產主義理想也應歸于烏托邦的范疇。這不僅可以基于主流的烏托邦觀念加以論證,也能得到曼海姆的烏托邦理論的支持。為烏托邦正名,是必要的思想解放。
【作者單位】: 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
【關鍵詞】烏托邦 社會主義 恩格斯 曼海姆
【分類號】:D091.6
【正文快照】: 一個幽靈,社會主義的幽靈,在世界游蕩。2008 年金融危機之后,全世界受苦的人群情激昂,遙相呼應。然而,盡管疾呼平等和公正的社會運動此起彼伏,資本巨鱷們卻并未膽寒。除了強力國家機器在彼掌握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情緒性的山呼海嘯之余,少有人能夠針對世界資本主義體系提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陶文昭;信息時代烏托邦的復興及其價值[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2 李仙飛;;國內外烏托邦研究綜述[J];社會科學評論;2008年01期

3 楊靜嫻;;對烏托邦及相關問題的綜述和評價[J];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08年06期

4 海曉君;;烏托邦的民主與道德和諧價值觀重述[J];法制與社會;2009年18期

5 張彭松;;烏托邦的困境與希望的哲學反思[J];哲學動態(tài);2009年12期

6 張興德;;重新認識和評論烏托邦思想[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7 趙超;馬京鵬;;危機、反抗、烏托邦——2010年第6屆國際馬克思大會綜述[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10年12期

8 李書巧;;完美的邊界:烏托邦政治內涵分析[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9 J.哈貝馬斯;薛華;;新的非了然性——福利國家的危機與烏托邦力量的窮竭[J];哲學譯叢;1986年04期

10 艾宏揚;社會主義與烏托邦的區(qū)別[J];廣東社會科學;199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雙利;;烏托邦與我們——論恩斯特·布洛赫的烏托邦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4)[C];2004年

2 周春生;;莫爾的烏托邦不是空想世界——莫爾理想政治觀評述[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安徽元一房地產發(fā)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賈智紅;走向社區(qū)烏托邦[N];安徽日報;2004年

2 山東師范大學 周均平;審美烏托邦:烏托邦研究的新趨向[N];文藝報;2008年

3 大連 張興德;社會轉型呼喚理論創(chuàng)新[N];社會科學報;2012年

4 董四代 武夷學院教授;呼喚健康的烏托邦精神[N];福建日報;2011年

5 童世駿(上海);社會主義意味著什么?[N];社會科學報;2001年

6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 袁東;今日“西方”:極度自負趕走了自信[N];上海證券報;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偉;詹姆遜與烏托邦理論建構[D];北京語言大學;2006年

2 周黎燕;中國近現(xiàn)代小說的烏托邦書寫[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3 史麗萍;朝鮮古代烏托邦文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5年

4 李雁;新時期文學中的烏托邦精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張彭松;社會烏托邦理論反思[D];清華大學;2004年

6 李丹;烏托邦思想研究:理論探微·發(fā)展脈絡·殊異甄析[D];吉林大學;2012年

7 張雙利;烏托邦、死亡和歷史的終結[D];復旦大學;2004年

8 李小青;永恒的追求與探索:英國烏托邦文學的嬗變[D];四川大學;2006年

9 宋秀梅;烏托邦時代個體命運的藝術備忘錄[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10 楊靜嫻;烏托邦與現(xiàn)代性交織下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惠芬;烏托邦的歷史考辨與現(xiàn)實價值[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2 蔡偉;烏托邦理論的傳統(tǒng)特征與當代轉向[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劉晗;回歸烏托邦[D];鄭州大學;2004年

4 楊紅偉;論烏托邦的概念及其政治意義[D];武漢大學;2004年

5 賈婕;論烏托邦范疇的人文價值[D];山西大學;2007年

6 張明明;法蘭克福學派審美烏托邦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7 韋良時;想象的困境——論詹姆遜的烏托邦文學觀[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蔡峻嶺;反面烏托邦文學的意蘊及其價值[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9 陳晗;解讀烏托邦的兩難困境[D];鄭州大學;2007年

10 秦冬雪;永不落幕的文化關切[D];黑龍江大學;2011年

,

本文編號:83339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83339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77a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