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政治學論文 >

亞里士多德德性觀及其當代啟示

發(fā)布時間:2017-08-04 12:08

  本文關鍵詞:亞里士多德德性觀及其當代啟示


  更多相關文章: 亞里士多德 德性觀 啟示


【摘要】:亞里士多德對古希臘各學科知識都有自己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尤其是在倫理學領域。他根據自身所處的時代背景,構建了一套完整的德性觀理論體系。 亞里士多德德性觀的產生有著自身的時代背景和理論背景。以血緣共同體為聯(lián)合形式為城邦成員形成共同風俗習慣奠定了基礎,城邦生活的需要為亞里士多德德性觀的形成提供了社會背景,民主政治的實踐為德性觀的形成提供了政治背景,而智性文化的作用為德性觀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氛圍。蘇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識”和柏拉圖的“四主德”為亞里士多德德性觀的產生提供了理論來源。 德性是古希臘倫理體系中最根本的概念,亞里士多德認為德性是使一個事物狀態(tài)好并使其活動完成得好的品質,是靈魂方面的優(yōu)秀。他根據有無邏各斯的部分把德性分為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并指出德性具有選擇性和高尚性的特點。 亞里士多德德性觀是一個完整的體系,中道思想是他對德性本質的規(guī)定,講求做事要適度,不能過度或不及;他指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但只有合乎德性的現(xiàn)實活動才是真正的幸福;好的法律為德性養(yǎng)成提供了保證,并且健全的法律促使人們接受正確的德性;公正、勇敢、節(jié)制、友愛等思想都是德性觀的具體方面,其中公正在整個德性體系中居于首位,具有完全性。 因此,研究亞里士多德德性觀,不僅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理論借鑒;為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提供了理論指導,而且要求我們要重視公民素質提升;培養(yǎng)合格公民;加強法制建設,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建立公正社會,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端正社會風氣,形成德福相統(tǒng)一的良好氛圍。
【關鍵詞】:亞里士多德 德性觀 啟示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D091;D648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錄7-10
  • 第一章 引言10-15
  • 第一節(jié) 研究背景及意義10-11
  • 一 研究背景10
  • 二 研究意義10-11
  • 第二節(jié) 研究現(xiàn)狀11-14
  • 一 國內研究現(xiàn)狀11-13
  • 二 國外研究現(xiàn)狀13-14
  •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14
  • 第四節(jié) 創(chuàng)新之處14-15
  • 第二章 亞里士多德德性觀概述15-24
  • 第一節(jié) 亞里士多德德性觀產生背景15-19
  • 一 時代背景15-17
  • 二 理論背景17-19
  • 第二節(jié) 亞里士多德德性觀的含義、類型、特征19-24
  • 一 德性觀的含義19-20
  • 二 德性的類型20-22
  • 三 德性觀的特征22-24
  • 第三章 亞里士多德德性觀解析24-38
  • 第一節(jié) 德性的本質24-26
  • 一 何為中道24-25
  • 二 中道的實現(xiàn)25-26
  • 第二節(jié) 德性的最高目的26-30
  • 一 幸福的界定26-28
  • 二 真正的幸福是合乎德性的現(xiàn)實活動28-29
  • 三 幸福實現(xiàn)途徑29-30
  • 第三節(jié) 德性的培養(yǎng)30-33
  • 一 立法的重要性30-31
  • 二 何謂良好的法律31
  • 三 健全的法律促使人們接受正確的德性31-33
  • 第四節(jié) 德性觀的基本內容33-38
  • 一 關于公正33-34
  • 二 關于勇敢34-35
  • 三 關于節(jié)制35-36
  • 四 關于友愛36-38
  • 第四章 亞里士多德德性觀的當代啟示38-51
  • 第一節(jié) 亞里士多德德性觀的理論啟示38-42
  • 一 亞里士多德的公正和友愛思想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了理論借鑒38-40
  • 二 亞里士多德的幸福觀為當代“真正的幸!碧峁┝死碚撝笇40-42
  • 第二節(jié) 我們要重視公民素質的提升,培養(yǎng)合格公民42-43
  • 第三節(jié) 我們要加強公正法制社會的建設,端正社會風氣43-51
  • 一 我們應該加強法制建設,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緊密結合43-46
  • 二 我們要建立公正社會,維護社會穩(wěn)定46-48
  • 三 我們要端正社會風氣,形成德福統(tǒng)一的良好氛圍48-51
  • 結語51-52
  • 參考文獻52-54
  • 個人簡歷及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54-55
  • 致謝5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8條

1 陳運春;;亞里士多德德性論研究[J];安康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2 宋新雅;;“德福矛盾”問題的解析[J];保定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3 黃滿忠;;亞里士多德的公正德性觀及其當代啟示[J];黨政干部學刊;2010年06期

4 姜紅;;荀子與亞里士多德“勇敢”觀之比較[J];古代文明;2008年03期

5 顏峰;龔艷;;亞里士多德公民理性思想對現(xiàn)代公民教育的啟示[J];貴州社會科學;2011年01期

6 孫維;;對亞里士多德公正概念的現(xiàn)代解讀[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7 趙艷琴;;公共共同體的社會德性:公正和友愛——《尼各馬可倫理學》的友愛和公正思想及其當代意義[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8 高國希;當代西方的德性倫理學運動[J];哲學動態(tài);2004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張宜海;公民德性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61946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61946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6fb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