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爾哈特的代際價值觀轉(zhuǎn)變理論及其對政治文化理論發(fā)展的貢獻
發(fā)布時間:2023-01-30 17:57
英格爾哈特提出的代際價值觀轉(zhuǎn)變理論是當代政治文化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二戰(zhàn)"前后出生的兩代人顯現(xiàn)的價值觀差異,既有的公民文化理論與國民性理論失去解釋力;诖,英格爾哈特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政治文化研究主題——代際價值觀轉(zhuǎn)變理論研究,引導政治文化研究由衰落走向復興。代際價值觀轉(zhuǎn)變理論以現(xiàn)代化進程與后現(xiàn)代化進程為基礎,以匱乏假設與社會化假設為中介,以物質(zhì)主義價值觀與后物質(zhì)主義價值觀為核心,建立起經(jīng)濟增長、個人需求層次變化、代際價值觀轉(zhuǎn)變之間的邏輯關聯(lián)。作為政治文化研究領域的新理論,較之既有的政治文化理論,代際價值觀轉(zhuǎn)變理論在研究對象、研究視角與研究方法上對當代政治文化理論發(fā)展作出了新的貢獻。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相關文獻綜述
二、英格爾哈特的問題意識
三、代際價值觀轉(zhuǎn)變理論的基本內(nèi)容
(一) 兩大進程
(二) 兩個假設
(三) 兩種價值觀
四、代際價值觀轉(zhuǎn)變理論的主要貢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理解價值觀變遷:理論、方法及其當代意義[J]. 韓瑞波. 理論與改革. 2018(01)
[2]英格爾哈特后物質(zhì)主義理論解讀[J]. 曾競. 理論月刊. 2018(01)
[3]“后物質(zhì)主義”價值觀與當代中國公眾的政治信任——以代際差異為視角的比較分析[J]. 李艷霞. 公共管理學報. 2017(03)
[4]香港“80后”社會運動與后物質(zhì)主義價值觀[J]. 鄭湘萍. 新視野. 2016(01)
[5]政治文化研究中的范式轉(zhuǎn)換[J]. 高秉雄,吳慧之. 社會主義研究. 2015(05)
[6]西歐民眾價值觀的轉(zhuǎn)變(1970—2006)[J]. 羅納德·F.英格爾哈特,嚴挺. 國外理論動態(tài). 2015(07)
[7]后物質(zhì)價值觀興起背景下的政治認同[J]. 上官酒瑞. 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2014(05)
[8]英格爾哈特后物質(zhì)主義理論解讀[J]. 王路遙. 政治思想史. 2014(03)
[9]制度差異背后的文化角力——中西政治文化研究范式辨析[J]. 張悅. 理論導刊. 2013(12)
[10]西方社會價值觀的變遷:代際更替作為機制[J]. 沈杰. 江蘇行政學院學報. 2013(05)
本文編號:3733311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相關文獻綜述
二、英格爾哈特的問題意識
三、代際價值觀轉(zhuǎn)變理論的基本內(nèi)容
(一) 兩大進程
(二) 兩個假設
(三) 兩種價值觀
四、代際價值觀轉(zhuǎn)變理論的主要貢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理解價值觀變遷:理論、方法及其當代意義[J]. 韓瑞波. 理論與改革. 2018(01)
[2]英格爾哈特后物質(zhì)主義理論解讀[J]. 曾競. 理論月刊. 2018(01)
[3]“后物質(zhì)主義”價值觀與當代中國公眾的政治信任——以代際差異為視角的比較分析[J]. 李艷霞. 公共管理學報. 2017(03)
[4]香港“80后”社會運動與后物質(zhì)主義價值觀[J]. 鄭湘萍. 新視野. 2016(01)
[5]政治文化研究中的范式轉(zhuǎn)換[J]. 高秉雄,吳慧之. 社會主義研究. 2015(05)
[6]西歐民眾價值觀的轉(zhuǎn)變(1970—2006)[J]. 羅納德·F.英格爾哈特,嚴挺. 國外理論動態(tài). 2015(07)
[7]后物質(zhì)價值觀興起背景下的政治認同[J]. 上官酒瑞. 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2014(05)
[8]英格爾哈特后物質(zhì)主義理論解讀[J]. 王路遙. 政治思想史. 2014(03)
[9]制度差異背后的文化角力——中西政治文化研究范式辨析[J]. 張悅. 理論導刊. 2013(12)
[10]西方社會價值觀的變遷:代際更替作為機制[J]. 沈杰. 江蘇行政學院學報. 2013(05)
本文編號:37333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373331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