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學批判的空間形而上學敘事——馬克思《博士論文》對其青年時期激進思想的理論奠基
發(fā)布時間:2021-12-17 14:31
馬克思的《博士論文》是其首部較為完整的哲學文獻。在對伊壁鳩魯原子空間運動"偏斜說"進行"過度詮釋"的基礎上,他以黑格爾主義的視角確立了個體自由意志的形而上學合法性。作為馬克思青年時期有關人類自由自覺活動對現(xiàn)存不合理狀況進行否定這一核心旨趣的必要理論準備和邏輯起點,《博士論文》以晦澀的語言最早揭示出人類解放何以可能的先決條件。并且,從文本學的角度反映出諸如《黑格爾法哲學批判》《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以及《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等著作,之于個體能動實踐瓦解資本異化制度的激進政治學敘事,漸次經(jīng)歷的從抽象思辨到具體現(xiàn)實的演繹過程。因此,馬克思對原子空間辯證運動的指認,毋寧是他之后以法學、宗教乃至一般社會制度為考察對象的政治哲學批判的形而上學隱喻。它以空間形而上學的寫作方式,隱秘地折射出馬克思青年時期幾乎所有的理論創(chuàng)作癥候。從而,實現(xiàn)了對其早年激進政治哲學指向的思想性奠基。
【文章來源】:人文雜志. 201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本文編號:3540319
【文章來源】:人文雜志. 201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本文編號:35403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3540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