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與抽簽——評《抽簽與民主、共和:從雅典到威尼斯》
發(fā)布時間:2021-11-08 12:47
王紹光《抽簽與民主、共和:從雅典到威尼斯》一書為讀者理解盧梭在《波蘭政府論》中對于波蘭國王產(chǎn)生方式的立法設(shè)計,提供了一個清晰而富含啟發(fā)力的理論框架。王紹光將西方對于抽簽的運用分為"民主抽簽"與"共和抽簽",前者以古希臘民主城邦為代表,后者以羅馬共和國、佛羅倫薩共和國以及威尼斯共和國為代表。以王紹光的總結(jié)為參照,讀者可以看到,盧梭在《波蘭政府論》中設(shè)計的先抽簽、再選舉的選王機制,最接近威尼斯共和國的"共和抽簽"選拔方式。與此同時,盡管盧梭堅持人民必須親自出場立法,但他對于"主權(quán)"與"政府"的二分,深刻影響了后續(xù)理論家對于"主權(quán)"與"治權(quán)"的二分,這種區(qū)分成為精英主義式的代議制民主的理論基礎(chǔ),從而使得票選,而非抽簽,成為民主的核心標(biāo)志。
【文章來源】: 地方立法研究. 2019,4(05)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民主抽簽”與“共和抽簽”
二、抽簽的式微與重生
三、作為轉(zhuǎn)折點的盧梭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自由、公意與立法者——盧梭立法理論的當(dāng)代意義 [J]. 陳頎. 地方立法研究. 2017(04)
本文編號:3483726
【文章來源】: 地方立法研究. 2019,4(05)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民主抽簽”與“共和抽簽”
二、抽簽的式微與重生
三、作為轉(zhuǎn)折點的盧梭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自由、公意與立法者——盧梭立法理論的當(dāng)代意義 [J]. 陳頎. 地方立法研究. 2017(04)
本文編號:34837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348372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