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賢能政治及其現(xiàn)代困境
發(fā)布時間:2021-11-07 03:50
儒家的治國模式從根本上來講,是一種賢能政治。所謂的"賢"是和"德"緊密聯(lián)系的,主要是指人的道德品格,而"能"則是指一種治國的才干。在賢、能關系上,儒家未做嚴格的區(qū)分,甚至認為"德"便是一種最大的"能",因此儒家的賢能政治本質上就是"德治"。儒家的賢能政治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nèi)維持了社會的基本穩(wěn)定,顯示了其作為治國理念和治國方式的獨特優(yōu)勢,然而在社會轉型期的今天,其與時代發(fā)展的不適應性也越發(fā)凸顯,從而我們又不得不重新審視儒家賢能政治的理論困境并思考其應對之策,進而實現(xiàn)其現(xiàn)代轉化。
【文章來源】:學海. 201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賢能政治”將走向何方?——與貝淡寧教授商榷[J]. 黃玉順. 文史哲. 2017(05)
[2]為什么民主尚賢制適合中國[J]. 貝淡寧.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7(03)
[3]構建現(xiàn)代政治生態(tài)必須祛魅賢能政治[J]. 劉京希. 探索與爭鳴. 2015(08)
[4]從“亞洲價值觀”到“賢能政治”[J]. 貝淡寧,李揚眉. 文史哲. 2013(03)
[5]賢能政治:意義與限度[J]. 楊國榮. 天津社會科學. 2013(02)
[6]儒家德治思想及其價值的現(xiàn)代闡釋[J]. 董平. 孔子研究. 2004(01)
[7]法治及其與德治關系論[J]. 張中秋.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 2002(03)
本文編號:3481102
【文章來源】:學海. 201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賢能政治”將走向何方?——與貝淡寧教授商榷[J]. 黃玉順. 文史哲. 2017(05)
[2]為什么民主尚賢制適合中國[J]. 貝淡寧.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7(03)
[3]構建現(xiàn)代政治生態(tài)必須祛魅賢能政治[J]. 劉京希. 探索與爭鳴. 2015(08)
[4]從“亞洲價值觀”到“賢能政治”[J]. 貝淡寧,李揚眉. 文史哲. 2013(03)
[5]賢能政治:意義與限度[J]. 楊國榮. 天津社會科學. 2013(02)
[6]儒家德治思想及其價值的現(xiàn)代闡釋[J]. 董平. 孔子研究. 2004(01)
[7]法治及其與德治關系論[J]. 張中秋.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 2002(03)
本文編號:34811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3481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