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的雙重維度——基于公民共和主義的證成與辯護
發(fā)布時間:2021-07-26 14:42
在當代西方語境中,愛國主義遭到了世界主義和個人主義的雙重指控與消解,從而引發(fā)了政治理論界的激烈爭論。本文從公民共和主義的立場出發(fā),分析了愛國主義的情感構成,確認了愛國主義情感的天然自發(fā)性,同時強調(diào)了其作為政治責任和義務的維度。文章結(jié)合公民共和主義關于"公共善"、公民權利和自由的理論,認為愛國主義當前所遭到的質(zhì)疑源于多種誤解。愛國主義在當代需要面對和解決如何判定"公共善"、如何與民族主義區(qū)分以及如何在現(xiàn)代民族國家階段塑造國家意識并獲得認同等問題。
【文章來源】:哲學研究. 2019,(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作為自然情感與政治義務的愛國主義
二、世界主義的消解及其失敗
(一)世界公民的幻象與公民身份的穩(wěn)固性
(二)普遍理性的神話與特殊情感的正當性
(三)歧視沖突的危險與忠誠團結(jié)的限定性
三、個體主義的挑戰(zhàn)及其誤解
(一)消極自由的缺陷與“公共善”的必要性
(二)政治冷漠的局限與公共參與的必要性
(三)街頭民主的偏激與公共認同的必要性
四、愛國主義的真正問題與方向
本文編號:3303759
【文章來源】:哲學研究. 2019,(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作為自然情感與政治義務的愛國主義
二、世界主義的消解及其失敗
(一)世界公民的幻象與公民身份的穩(wěn)固性
(二)普遍理性的神話與特殊情感的正當性
(三)歧視沖突的危險與忠誠團結(jié)的限定性
三、個體主義的挑戰(zhàn)及其誤解
(一)消極自由的缺陷與“公共善”的必要性
(二)政治冷漠的局限與公共參與的必要性
(三)街頭民主的偏激與公共認同的必要性
四、愛國主義的真正問題與方向
本文編號:33037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3303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