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政治學論文 >

亞里士多德與政治判斷力的復興

發(fā)布時間:2020-01-21 20:34
【摘要】:政治判斷力是在抽象的技術(shù)性推理和任意的自我決斷之間求取中道的一種推理模式。人們對這一概念重燃關(guān)注,常常是采取回歸亞里士多德的實踐智慧(phronesis)或明智(prudence)概念的形式。通過研讀幾位重要民主理論家與亞里士多德研究者的著作,我考察了亞里士多德明智概念的復興并得出結(jié)論:他們?nèi)狈喞锸慷嗟滤枷胫心軌虼龠M明智的某些基本要素。我特別想表明:當前這些對政治判斷力的鼓吹削弱了政治科學(亞里士多德的首要關(guān)切)的理由,從而令亞里士多德政治科學所支持的獨立判斷力有陷于失落的危險。他們沒有足夠重視亞里士多德的斷言,即盡管與科學理性或哲學判然有別,但實踐智慧只有作為一種實踐的科學,在接納某些哲學洞察的引導時,才能發(fā)揮其最佳功效。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毅;個人美德與城邦治理——亞里士多德大政治觀的現(xiàn)代意義[J];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01年06期

2 韓升;;亞里士多德對“政治”的闡釋及其啟示[J];東方論壇;2010年01期

3 化建瓊;;亞里士多德優(yōu)良政體觀與我國善治社會的構(gòu)建[J];世紀橋;2008年10期

4 梁治平;;“禮法”還是“法律”?[J];讀書;1986年09期

5 王啟民;略論自然法思想的歷史發(fā)展[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04期

6 孫守春;亞里士多德的國家觀述評[J];呼蘭師專學報;1997年01期

7 張岸;公民理論原論──亞里士多德政治哲學點評[J];湖南社會科學;1999年03期

8 李傳柱;亞里士多德政體思想與政治理想述評[J];皖西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9 何建華;正義是樹立社會秩序的基礎(chǔ)——亞里士多德制度倫理思想初探[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10 黃顯中;“公正是一切德性的總匯”——亞里士多德公正思想研究系列之二[J];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3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秦樹理;;樹立科學的自由觀[A];公民意識研究[C];2008年

2 特里·伊格爾頓;袁新;;真理、德性和客觀性[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5)[C];2007年

3 宋海娜;;公民公正意識的基本含義[A];公民意識研究[C];2008年

4 吳安春;;西方“德性論”哲學視野中的創(chuàng)造觀及其教育價值——兼論西方“德性論”哲學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的嬗變[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5 Axel Schneider;;The One and the Many:A Classicist Reading of China's Tradition and Its Role in the Modern World—An Attempt on Modern Chinese Conservatism[A];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全球化視野中亞洲的機遇與發(fā)展——北京論壇(2005)論文選集[C];2005年

6 朱曉鵬;;論黃宗羲政治思想的民主啟蒙性質(zhì)[A];浙東學術(shù)與中國實學——浙東學派與中國實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萬俊人;;政治如何進入哲學[A];和諧社會:社會建設與改革創(chuàng)新——2007學術(shù)前沿論叢(上卷)[C];2007年

8 蔡小平;;政治與道德[A];“傳承人文奧運精神,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科學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9 徐英瑾;;對于一種維特根斯坦式的政治哲學進路的初步探索[A];第二屆中國南北哲學論壇暨“哲學的當代意義”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廖申白;;正義、和平善治與公共理性(提綱)[A];中國倫理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第12屆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韓磊;亞里士多德的優(yōu)良政體思想[N];學習時報;2005年

2 徐志躍;何謂自然,什么才是正當?[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7年

3 譚彥德;回歸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傳統(tǒng)[N];中國圖書商報;2006年

4 秦德君;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N];學習時報;2003年

5 桑玉成;政治價值觀與政治生活的改善[N];解放日報;2005年

6 張恒山;正義追尋之始——個人正義[N];學習時報;2006年

7 張恒山;正義追索的拓展——制度正義[N];學習時報;2006年

8 韓震;作為社會妥協(xié)機制的民主[N];學習時報;2007年

9 韓磊;古希臘自然法思想的形成與演變[N];學習時報;2005年

10 耿十翼;西方中世紀的理性與信仰[N];光明日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聯(lián)營;漢娜·阿倫特政治思想中的判斷問題[D];復旦大學;2007年

2 王寅麗;在哲學與政治之間:漢娜·阿倫特政治哲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3 貝爾庫;孔子與亞里士多德的道德和政治關(guān)系比較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4 王濤;朝向善:對亞里士多德政治思想中目的論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5 熊文馳;城邦共和政治與德性行動[D];復旦大學;2006年

6 楊昌宇;自由:法治的核心價值[D];黑龍江大學;2006年

7 孫磊;行動、倫理與公共空間[D];復旦大學;2006年

8 欒亞麗;民主價值論[D];中共中央黨校;2007年

9 馮松濤;政治哲學視野中的政體[D];中共中央黨校;2007年

10 余友輝;西塞羅修辭性政治哲學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赫;亞里士多德的實踐智慧[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2 陳壯志;公民社會與權(quán)力制約[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3 王婷;對于現(xiàn)代性的質(zhì)穎[D];揚州大學;2006年

4 王錚;亞里士多德廉政思想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5 李玉華;亞里士多德的優(yōu)良政體理論初探[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6 陶艷華;亞里士多德政治倫理思想探析[D];河北師范大學;2006年

7 王祿梅;亞里士多德的公正思想探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8 李璇;亞里士多德《政治學》中的“自由”概念[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9 趙以云;論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友愛觀[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10 黃旭;亞里士多德《政治學》的政體思想分析[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57171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257171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25b7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