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都塞的政治哲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12-01 02:16
【摘要】:本文以阿爾都塞對孟德斯鳩、盧梭和馬基雅維利的解讀為切入點,以阿爾都塞的理論實踐及其對法共政治和國際共運的干預為線索,界定了阿爾都塞的政治哲學的內容、特點、意義和局限。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理論實踐和政治實踐是阿爾都塞的政治哲學的確定主題,但對阿爾都塞的政治哲學進行界定卻是研究者們加以回避的難題。長期以來,研究者們直接使用“阿爾都塞的政治哲學”的提法,或者把它與阿爾都塞的意識形態(tài)理論劃等號。為了使阿爾都塞的政治哲學研究可以深入持久地進行下去,筆者在導論部分首先從認識、價值和實踐三個維度對阿爾都塞的政治哲學進行理論上的界定,并介紹本文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阿爾都塞以科學的認識論為指導解讀《論法的精神》,認為孟德斯鳩在政治理論領域與一切政治哲學實現了認識論斷裂,開創(chuàng)了一門關于政治的科學理論,實現了法理觀和歷史觀上的革新。與此同時,他在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的指導下,運用階級分析方法揭示了孟德斯鳩在政體學說和分權學說上的封建階級立場。更為重要的是,他揭示出孟德斯鳩的理論革命與其政治實踐密切相關、不可分割,指出政治科學與政治意識形態(tài)在孟德斯鳩思想中的共生現象。阿爾都塞的解讀在一定程度上顛覆了孟德斯鳩的資產階級革命戰(zhàn)士和啟蒙思想家的經典形象,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科學地考察過渡時期政治理論家的思想特點的研究模式。阿爾都塞的孟德斯鳩研究的意義還在于,他從分析社會生產關系和階級結構出發(fā),正確地界定了絕對君主制的本質,并且剖析了關于絕對君主制的虛假認識的認識論根源。筆者認為,盡管阿爾都塞在進行孟德斯鳩思想研究時期還沒有明確地提出理論反人道主義和科學認識論,但他已經實際地確立并且使用它們,這些思想和方法在隨后的馬克思思想研究中得到發(fā)展和完善。 在阿爾都塞的盧梭研究中,他以理論反人道主義為理論前提,運用癥候閱讀法解讀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分析社會契約與交易契約的鏡像結構,揭示社會契約概念內部的錯位鏈條,界定盧梭的契約論的人道主義總問題,批判社會契約論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局限。筆者通過分析這一理論實踐活動的理論前提、研究方法和目的,揭示了阿爾都塞的盧梭研究與其理論反人道主義之間的內在聯系,闡述他對傳統(tǒng)政治哲學的批判態(tài)度和理論立場,評析他的理論反人道主義的政治哲學的意義與局限。筆者認為,阿爾都塞正確地界定了盧梭社會契約論的人道主義本質及其理論局限,并且深刻地揭示了盧梭對康德與黑格爾的影響,但受制于理論反人道主義,他未能對盧梭社會契約論乃至德國古典哲學的理論意義和實踐職能給予充分的肯定和科學的評價。 阿爾都塞在提出和解答“馬基雅維利之謎”的過程中,向我們展示了馬基雅維利獨特的文本政治學,即文本的理論實踐與政治實踐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建立了一套獨具特色的政治理論類型學。通過分析馬基雅維利對新君主的政治實踐的界定,阿爾都塞深刻地定義了一種特殊的政治意識形態(tài),即大眾意識形態(tài)的機制、本質和效果,揭示出大眾意識形態(tài)與政治權力關系再生產的內在聯系,補充和完善了他的意識形態(tài)國家機器理論。通過馬基雅維利的新君主這一特殊的政治主體的形象,阿爾都塞還向我們提供了一種關于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過渡的哲學思考,這一研究的深入發(fā)展將會有助于我們從現代無產階級的立場對馬基雅維利的思想進行再認識。 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理論和實踐是阿爾都塞的政治哲學的不變主題,對過渡問題的思考貫穿阿爾都塞的理論實踐活動始終。這一思考始于50年代他對孟德斯鳩的研究,作為顯在的因素存在于他的成熟期,并且實際上是他晚期研究的對象。在20世紀60年代,阿爾都塞主要受馬克思的啟示構筑了結構因果觀,用于分析歷史發(fā)展的動力和社會過渡階段的結構特征,反對經濟主義和宿命論,反對人道主義和唯意志論,并且摧毀歷史主義的理論前提。70年代以后,阿爾都塞受馬基雅維利的文本和伊壁鳩魯的原子論的啟示開始構建面向歷史形勢進行思考的“行動的人”的觀點。在阿爾都塞的語境中,這個“行動的人”不再是馬基雅維利的新君主,而是葛蘭西的現代君主,即無產階級政黨。阿爾都塞以其思想的深刻性和原創(chuàng)性,在其流動的話語鏈條中持續(xù)地思考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實踐,建立具有個人特色的政治哲學思想。 通過深入研讀阿爾都塞的文本,我們發(fā)現他的政治哲學中存在一些難以彌合的對立和裂縫,如人道主義與反人道主義、歷史主義和反歷史主義、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和意識形態(tài)等對立論題在他的文本中客觀地存在著。它們或被阿爾都塞精心掩藏,或被他承認,或偏向另一端。在筆者看來,阿爾都塞的政治哲學的總特點在于:高舉科學理性,貶抑價值理性;拒斥規(guī)范標準,標舉效用標準;重視實證分析,輕視制度設計。由于認識到現實的挑戰(zhàn)和個人的理論局限,阿爾都塞在晚年對自己和馬克思的理論進行了全面的解構,但他已經沒有能力和興趣再次進行卓有成效的理論建構。在筆者看來,阿爾都塞沒有關注或解決的問題,如政治哲學的基本理念、社會主義國家的制度建設、西方共產黨的參政議政、暴力革命與民主過渡、社會改造或社會工藝學,以及傳統(tǒng)意義上的無產階級正在解體等問題都值得我們關注和研究,而阿爾都塞的理論的靈活性有助于我們把這些研究深入下去。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B516;D09
本文編號:2568181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B516;D09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朱新;在專制與共和之間[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5681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2568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