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世界主義和生態(tài)公民權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郎毅懷;社會主義與經濟全球化的挑戰(zhàn)[J];長白學刊;2003年04期
2 李冠杰;;淺析烏爾里希·貝克的世界主義思想[J];德國研究;2011年02期
3 弗蘭切斯卡·卡德爾;張晶;;放逐——內格里訪談[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7年05期
4 譚曉梅;全球化對公共行政的沖擊[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5 張亞東,王海波;全球化與歐洲地區(qū)民族主義[J];求索;2001年04期
6 趙金飛;如何認識全球化對社會主義的影響[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02年04期
7 陳建樾;全球化、民族國家與馬克思主義[J];世界民族;2002年02期
8 陽邁;全球化視野下人權與主權的新認識[J];華北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3年02期
9 豐子義;從全球化看社會形態(tài)的演進[J];河北學刊;2004年01期
10 李丹;;全球化與國家主權:相互形塑[J];福建行政學院福建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西拉·本哈比;許f3寧;;世界公民體制與民主——從康德到哈貝馬斯[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8)[C];2010年
2 佟玉華;;經濟全球化視域下的人類社會發(fā)展趨向[A];“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前沿和熱點問題”學術研討會暨2007年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胡鵬;;余家菊與國家主義教育思潮[A];政黨與近現(xiàn)代中國社會研究——“中國政黨與近現(xiàn)代社會的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李世安;;歷史視野下的全球化與人權(英文)[A];北京論壇(2008)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文明的普遍價值和發(fā)展趨向:“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國家建構與政治文化”歷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蔡拓;政治學的全球化帶給我們什么[N];中國財經報;2002年
2 劉燕明編寫;意識形態(tài)全球化的本質[N];社會科學報;2002年
3 記者鄭成宏;國家仍是全球化最重要的參與者[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4 薩姆·金丁/文 劉君/編譯;全球化兼容社會正義?[N];社會科學報;2002年
5 龐中英;解讀反全球化[N];華夏時報;2002年
6 王志安;全球化下的社會主義運動方向[N];社會科學報;2001年
7 王希恩;全球化對當代民族問題的影響[N];學習時報;2002年
8 陳永國 (美)霍米·巴巴;弱勢化:一種新的全球化[N];社會科學報;2002年
9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金耀基 計海慶 整理;全球NGO浮出水面[N];社會科學報;2002年
10 ;關于“如何認識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歷史進程”[N];北京日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陳秀娟;多維視野中的當代西方世界主義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2 饒淑瑩;世紀之交的帝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陶日貴;鮑曼“流動的現(xiàn)代性”思想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4 曹瑞濤;多元時代的“正義方舟”[D];浙江大學;2005年
5 徐越倩;治理的興起與國家角色的轉型[D];浙江大學;2009年
6 徐震;哈貝馬斯商談政治觀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7 范俊玉;政治學視閾中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孫石群;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對資本主義主導的當今全球化之批判性反思[D];武漢大學;2005年
2 劉海明;論《萬民法》的理論基礎[D];吉林大學;2005年
3 楊勇;哈貝馬斯話語民主的價值與缺失[D];黑龍江大學;2006年
4 文長紅;“五四”前后中國民族主義的形成及特點芻議[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5 康書評;解放政治與生活政治[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6 毛瑞;對自由主義“人權高于主權”理論的分析與批判[D];吉林大學;2008年
7 孫yN萌;獨立與誘惑——《獨立評論》時期的胡適自由主義思想解讀[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8 鄧麗;論羅爾斯《萬民法》中的“分配正義”理念[D];浙江大學;2011年
9 盛芳;全球正義理論的興起及其對我國的啟示[D];山東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5581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2558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