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政治學論文 >

道家政治思想的當代價值

發(fā)布時間:2018-11-08 13:17
【摘要】:道家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和主宰,是理想的為政治國之道,并對道充滿敬畏;因道之"無為"屬性,而主張"無為而治";以建構(gòu)"小國寡民"、"至德之世"為為政目標;在國與國的關(guān)系方面提倡和平,反對戰(zhàn)爭,希望國家無論大小都要彼此謙下。這些觀點提醒我們,依法治國,就要樹立法律的絕對權(quán)威,對法律持有敬畏之心;治國要遵從客觀規(guī)律,尊重前任所制定的各項政策,順應民心,重視民意;為政的終極目標應該是國強民富,讓人民幸福而自豪;堅持和平發(fā)展的道路,保持謙虛和低調(diào),平等地對待所有國家。
[Abstract]:Taoism holds that Tao is the origin and master of all things in the universe, is the ideal way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for politics, and is full of awe to the Tao, because of the attribute of "inaction" of the Tao, it advocates "ruling without doing what is done"; The goal of politics is to construct a "small country with less people than the people", and to advocate peace and oppose war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nations, hoping that countries, big or small, should be humble to each other. These views remind us that to rule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law, we should establish the absolute authority of the law and hold the fear of the law, that is, governing the country should abide by the objective law, respect the policies made by our predecessors, conform to the popular will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public opinion; The ultimate goal of politics should be to make the country strong and rich, to make the people happy and proud, to stick to the path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to remain modest and low-key, and to treat all countries equally.
【作者單位】: 安徽大學中國哲學與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哲學系;
【基金】: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guān)項目“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價值研究”(12JZD003)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B223;D0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四達;道家政治思想及其現(xiàn)代意義漫議[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何惠風;論唐玄宗《老子注》中的官德思想[D];中南大學;2009年

2 沈星;老子政治哲學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宋健平;;道法自然:《老子》的幫助[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2 蘇梅芳;;老莊的無為政治思想[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3 王光輝;;“無為而無不為”如何可能?——老子無為思想新探[J];人文雜志;2008年03期

4 吳家榮;劉中元;;《淮南子》中的“道”的生命美學意蘊[J];安徽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5 王天堂;;論老子是正宗儒家的“有者”[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6 劉百平;;談道家心理[J];開放時代;1987年03期

7 余銘;陳小霞;;從《淮南子》對“無為”的新詮釋看漢初道家的思想轉(zhuǎn)向[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8 劉雅文;;道家文化與和諧文化構(gòu)建[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9 羅安憲;;中國心性論第三種形態(tài):道家心性論[J];人文雜志;2006年01期

10 鄭杭生;胡翼鵬;;道法自然,靜默無為:社會運行的另類思路——春秋戰(zhàn)國時期道家的社會思想[J];河北學刊;2008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馥潔;;由自然而達自由——道家的價值實現(xiàn)論[A];“中國名辯學與方法論研討會、道家與西方研討會、馮友蘭哲學思想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精選[C];1998年

2 唐世貴;;瞿秋白與道家哲學[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3 岑慶祺;;道儒接軌點——無為與至誠[A];“中國名辯學與方法論研討會、道家與西方研討會、馮友蘭哲學思想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精選[C];1998年

4 成中英;;自楚墓竹簡《老子》反思道家宇宙本源論與道德行為論[A];詮釋與建構(gòu)——湯一介先生75周年華誕暨從教50周年紀念文集[C];2001年

5 劉澤亮;;玄學是儒學道家化的過渡形態(tài)[A];三生萬物——老子思想論文集[C];2003年

6 李霞;;生命本位與自然關(guān)懷——道家生命觀的基本特征及其現(xiàn)代價值[A];中國哲學史學會2004年年會暨中國傳統(tǒng)哲學當代價值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鄒建鋒;;老子政治思想的永久魅力[A];《國學論衡》第三輯——甘肅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會學術(shù)論文集[C];2004年

8 都鵑;李守信;;淺析道家之“道”[A];科學發(fā)展與社會責任(B卷)——第五屆沈陽科學學術(shù)年會文集[C];2008年

9 李霞;;道家人生哲學的現(xiàn)實作用[A];“中國名辯學與方法論研討會、道家與西方研討會、馮友蘭哲學思想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精選[C];1998年

10 楊愛民;;孔子政治思想小議[A];孔學研究(第一輯)——云南孔子學術(shù)研究會首次學術(shù)研討會暨海峽兩岸首次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9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霞;“為學”與“為道”[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

2 張海晏;“大同”與“小康”[N];光明日報;2004年

3 鄭第騰飛;科技思想語境下的道家[N];社會科學報;2008年

4 李明珠;道家的超越智慧[N];光明日報;2002年

5 中國政法大學倫理學研究所 郭繼承;關(guān)于老子的一句名言[N];北京日報;2010年

6 王巧慧;道家科技思想的當代啟示[N];中華讀書報;2008年

7 馮立鰲;《老子》思想研究領(lǐng)地的一朵新奇之花[N];文藝報;2009年

8 方立天;中華文化的三大傳統(tǒng)[N];光明日報;2004年

9 彭民權(quán);魏晉清玄:道家的美學實踐[N];光明日報;2008年

10 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 牟鐘鑒;“道”是不息的生命活力[N];中國民族報;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雪;《淮南子》哲學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05年

2 黃梓根;孔老關(guān)系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3 顧瑞榮;道家“大一”思想及其表達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4 趙玉;道家與儒家的生態(tài)觀與審美觀[D];山東大學;2006年

5 高深;《莊子》與《圣經(jīng)》比較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6 李曉英;先秦儒道對“德”“道”的詮釋[D];河南大學;2007年

7 梅珍生;晚周禮的文質(zhì)論[D];武漢大學;2003年

8 許建平;李贄思想演變史[D];復旦大學;2003年

9 羅安憲;道家心性論[D];中國人民大學;2002年

10 顧修全;從現(xiàn)代科學哲學看中醫(yī)身心醫(yī)學[D];湖南中醫(yī)學院;200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勇;南北朝形神之辯與先秦道家[D];安徽大學;2005年

2 曹梅芝;莊子思想的終極關(guān)懷精神[D];河南大學;2009年

3 米小蓉;道家生態(tài)智慧及其當代啟示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劉項梅;莊子死觀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孫文禮;《老子河上公章句》詮釋探討[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6 周廣友;陶淵明的性情說[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7 廖靜梅;莊子生命哲學研究[D];河南大學;2006年

8 王洋;道家詩意人生的理論與實踐[D];山東大學;2008年

9 夏紹熙;海德格爾與老莊思想的初步比較[D];西北大學;2006年

10 秦初陽;說不可說之“道”[D];四川大學;2007年

,

本文編號:231861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231861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108e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