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選擇制度主義視角下的腐敗預防與路徑選擇
[Abstract]:Corruption is an important social and political problem affec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ization and harmonious society in China. The causes and manifestations of corruption 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but the power given by the system is the root cause of corruption. Therefore, starting from the theory of new institutionalism and analyzing the emergence and institutional prevention of corrup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ational choice institutionalism, w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corruption from the source.
【作者單位】: 南昌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科學發(fā)展觀視域下的中國后發(fā)式現(xiàn)代化模式與路徑研究”(10YJA710015)
【分類號】:D09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大剛,劉峰,劉衛(wèi)儒;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三個有利于”標準的辯證關系[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1期
2 張富良;論鄧小平的獨立自主外交思想[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2期
3 鄭文瑜;對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豐富和發(fā)展鄧小平理論的幾點認識[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3期
4 袁銀枝;淺談制度主客體分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5 余松;試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阿壩師專教育改革和創(chuàng)新[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3期
6 王玉瓊;《共產黨宣言》的真實價值[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4期
7 李海紅;論新形勢下腐敗現(xiàn)象及其防治對策[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1期
8 鄭文瑜;試論學分制條件下如何加強大學生自律意識的培養(yǎng)[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9 李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征淺析[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4期
10 于學強;;論鄧小平對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炳林;;思想爭鳴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王春璽;;堅持走獨立自主的中國道路——以中國與拉美改革道路的選擇為視角[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3 顏杰峰;;黨內民主建設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4 李懷濤;;科學發(fā)展觀是馬克思主義的新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5 楊生平;;新中國60年我國意識形態(tài)理論回顧與反思[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6 陳明凡;;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共和國的靈魂[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7 王銳;;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政協(xié)理論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8 朱志敏;;新中國走向世界的歷程和經(jīng)驗[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9 李曦輝;;科學發(fā)展觀、微觀經(jīng)濟理論與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10 吳群芳;;和諧社會視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達中的政府職能[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建軍;宋朝地方官員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郝文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趙寧;罪狀解釋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陳玲;背信犯罪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許青松;間接正犯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張少林;被害人行為刑法意義之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吳瑛;中國話語權生產機制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沈紅宇;中國行業(yè)特色研究型大學發(fā)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9 黃萍;經(jīng)濟全球化背景下國家主權原則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10 李冠群;論國際私法系統(tǒng)視野下的最密切聯(lián)系原則[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廉靖;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我國農村矛盾化解機制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張兵;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于大偉;我國轉基因種子市場規(guī)制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吳薇;鄱陽湖區(qū)域水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5 丁玲;武漢部屬高校民主黨派成員參政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6 張磊;我國水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7 林冬妹;粵東黃獅村貧困人口生存狀況及改善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8 董紅剛;社會轉型期我國體育公共產品的整合與開發(fā)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9 孫德茹;和諧社會視閾下的公民道德建設[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10 胡志明;信息化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元書;政治權力運行的法治化與對腐敗的治理[J];北方論叢;2000年04期
2 曾飛華;權力與腐敗——從羅賓斯的權力理論談防治腐敗[J];廣東行政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3 何繼芳;論對領導干部權力的監(jiān)督與制約[J];福建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1999年04期
4 施琳潔,姚世龍;論權力制約[J];中共太原市委黨校學報;2000年04期
5 杭行;腐敗現(xiàn)象的經(jīng)濟倫理學分析初探[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6 鄭明珍;加強權力監(jiān)督:懲治官吏腐敗的關鍵[J];東岳論叢;1998年06期
7 湯唯;論權力腐敗的法律監(jiān)督[J];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8 張迪;論公共權力與利益的關系[J];云南社會科學;2003年05期
9 司漢武;權力的資本化及其遏制[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10 孫鐵良,李峰;公共權力制約與腐敗治理[J];遼寧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范文;;生態(tài)文明與公共治理[A];“以人為本與中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人學學會第12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朱德米;;網(wǎng)絡狀公共治理:合作與共治[A];第二屆中國地方治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西寶;王洋;;現(xiàn)代危機傳播與網(wǎng)絡治理:政府創(chuàng)新視角下的基礎設施、信息和組織整合[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0年會暨“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王海龍;;走向一種“合同制”的公共治理模式——合同型政府的興起、主題及意義[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5年年會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朱德米;;公共協(xié)商與公民參與[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7年
6 曹景鈞;;良好治理及其對公共政策的意義[A];服務型政府與和諧社會[C];2005年
7 欒曉峰;;和諧社會的構建:理念、政治基礎與突破口——北京市政治學行政學學會研討會綜述[A];馬克思主義中國化60年——北京市政治學行政學學會理論研討論文集[C];2009年
8 劉江;;政府與民意有效對接的路徑思考[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0年會暨“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9 孫友祥;;政府治理道德:價值、宗旨與保障[A];科學發(fā)展觀與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陳國營;陳宇峰;;哈耶克的政府失靈與公共治理理念及其啟示[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4年年會暨“政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聶平平;公共治理的基本理念[N];光明日報;2004年
2 王紹培;“泛化腐敗”觀點十分有害[N];遼寧日報;2001年
3 周麗婷;論構建服務型政府的內涵及路徑[N];湖南日報;2005年
4 周家勝 李定邦;正確分析腐敗形成的原因[N];解放軍報;2000年
5 吉林省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吳廣才;正確認識現(xiàn)階段的腐敗問題[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02年
6 汪向東;構建和諧社會的政府職責[N];西安日報;2006年
7 舒展;腐敗——社會的腫瘤(上)[N];檢察日報;2000年
8 錄音整理 羅容海;開欄訪談:文明進程的中國路徑[N];光明日報;2011年
9 中山大學政務學院地方治理研究所所長 郭正林;走出公共管理的效率主義泥淖[N];社會科學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董寬;中國政治體制改革備忘錄[N];工人日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馬敬仁;政府新論[D];吉林大學;2006年
2 劉駿;政府外部治理結構及其優(yōu)化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3 黃R,
本文編號:23136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2313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