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政治學論文 >

圭恰迪尼和他的《格言集》

發(fā)布時間:2018-10-30 13:50
【摘要】:馬基雅維里在政治學領域是一個人盡皆知的人物,與他同時代的另一個佛羅倫薩重要人物圭恰迪尼卻鮮為一般人所知。本文重點介紹了他的一部重要著作《格言集》,并將其思想與馬基雅維里進行了比較,然后分析了他與馬基雅維里在思想風格上的異同,以及他們兩人對后世有著不同影響的原因。最后指出,從近代政治發(fā)展的過程來看,圭恰迪尼的重要性可能比不上馬基雅維里,但其思想中的保守與審慎的特點,對于好的公共生活來說仍具有非常可貴的價值。
[Abstract]:Machiavelli was a well-known figure in political science, but Guichadini, another important Florentine figure of his time, was rarely known. This paper introduces one of his important works, the Collection of maxims, and compares his thoughts with Machiavelli, and then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him and Machiavelli in the style of thought. And why the two of them have different influences on later generations. Finall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Guchadini may not be as important as Machiavelli in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modern times, but the conservative and prudent characteristics of his thought still have very valuable value for good public life.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當代社會主義研究所;
【分類號】:D09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顧梅瓏;;從文學到電影:《莎樂美》的現(xiàn)代性轉折[J];電影文學;2008年21期

2 李德恩;;堂吉訶德:偉大與渺小——兼論《堂吉訶德》中后現(xiàn)代主義小說特征[J];外國文學;2009年02期

3 肖四新;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三種主要形態(tài)[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4 劉紀新;;論紀弦的“身體詩”[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5 康毓春;;李斯特《彼特拉克十四行詩第47號》與彼特拉克《歌集》第61首對應研究[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6 張宇靖;;論美第奇家族對意大利文藝復興的貢獻[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7 尚宇;;傳統(tǒng)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對文藝復興文學的影響[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06期

8 屈萍;;淺談文藝復興時期婦女的社會地位[J];科技信息;2010年10期

9 陳凱鵬;;宗教改革原因綜論[J];學理論;2010年02期

10 顧梅瓏;;美與罪——從《打魚人和他的靈魂》看王爾德審美的困境[J];麗水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康寧;;羅馬共和憲政在威尼斯的延續(xù)與發(fā)展[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叢書——大陸法系及其對中國的影響[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劉耀春;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城市社會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2 程新賢;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婚姻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3 范雪飛;民事法律關系理論繼受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4 劉春芳;英國浪漫主義詩歌情感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黃蕾;論文藝復興時期的佛羅倫薩學派[D];復旦大學;2012年

6 朱天;蒙福之女—從《受胎告知》看圣母繪畫形像的演變[D];南京藝術學院;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杜佳峰;薩沃納羅拉生平及其政治思想評析[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2 劉曉麗;意大利旅游資源向旅游資本轉變的途徑[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3 肖瀟;論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歷史文化語境下的印象主義音樂[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4 李明超;13—15世紀西歐城市文學中的女性形象[D];曲阜師范大學;2006年

5 韓勤;論昆曲寫意性的唯美化特征[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6 劉海平;先進的地方性[D];中央美術學院;2008年

7 廉明;西方美術教育發(fā)展模式及其啟示[D];河南大學;2008年

8 林薇;淺析中國水墨人物畫在不同語境下的演化過程[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9 周佳竹;多元融合[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10 吳穎姝;錢鐘書的文藝復興情結[D];湖南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清彬;馬基雅維里的國家理論述評[J];思想戰(zhàn)線;1998年02期

2 王蓓;論馬基雅維里與西方近代政治學的關系[J];寧夏社會科學;1998年02期

3 韋琳;論“非道德主義者”馬基雅維里的政治道德觀[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4 何曉明;韓非與馬基雅維里政治思想之比較研究[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5 謝惠媛;;國內馬基雅維里政治思想研究述評[J];哲學動態(tài);2009年01期

6 羅軒宇;;不擇手段的愛國者[J];大科技(百科探索);2006年03期

7 孫鵬;;試析馬基雅維里政治權術論的合理性——以《君主論》為例[J];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8 王馨;重在“避惡”——論一種消極的政治觀[J];長沙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9 姚劍文;思想史“減法”中的馬基雅維里政治道德觀“正名”辨[J];江海學刊;2004年04期

10 陳雙鵬,陳鴻惠;論馬基雅維里的政治哲學——解讀《君主論》[J];江南社會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蕭雪慧;;開放的人文主義傳統(tǒng)[A];《國學論衡》第三輯——甘肅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會學術論文集[C];2004年

2 周春生;;論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個體精神[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C];2007年

3 陳德中;;從價值多元主義到政治現(xiàn)實主義——B·威廉姆斯政治哲學探析[A];全國“當代西方哲學的新進展”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4 周春生;;莫爾的烏托邦不是空想世界——莫爾理想政治觀評述[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8年

5 張皓云;;述評: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A];“新一輪西部大開發(fā)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王鍇;;讀《君主論》試析我國行政權力的運用[A];“新一輪西部大開發(fā)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張麗艷;千秋功罪憑誰說[N];學習時報;2004年

2 譚彥德;當代社會政治領導力為什么會出現(xiàn)危機[N];中國圖書商報;2007年

3 朱孝遠;文藝復興與歐洲[N];學習時報;2002年

4 張國慶;告訴別人你是誰[N];經(jīng)濟觀察報;2004年

5 張麗艷;帶劍的契約[N];學習時報;2005年

6 王早霞;大力倡導價值觀提升[N];山西日報;2004年

7 葉曉嫻 綜合編譯;美國“政治學研究”要出局?[N];社會科學報;2009年

8 馬俊峰 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和社會學學院;從虛假的共同體到自由人聯(lián)合體——共同體概念的歷史考證[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9 朱谷力;梳理現(xiàn)代政治思想的基礎[N];民主與法制時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弛;國家權力的發(fā)現(xiàn):從人文主義到近代自然法學說[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2 梁運娟;古典共和主義的繼承與背離[D];吉林大學;2010年

3 盧少鵬;自由與共和國的創(chuàng)建[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王芳;論昆廷·斯金納的政治思想史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5 柯聯(lián)民;讓·博丹政治、法律思想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6 姚劍文;政權、文化與社會精英[D];蘇州大學;2006年

7 劉自學;論政治哲學范式的演進[D];南開大學;2010年

8 朱兵;一位斯特勞斯主義者的肖像:哈維·曼斯菲爾德政治思想初探[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9 楊澤章;現(xiàn)代公共生活的建構:托克維爾政治哲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10 陳華仔;“好人”與“好公民”的沖突與和解[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茂申;馬基雅維里《君主論》之“新君主”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2 徐n,

本文編號:230017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230017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047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