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學發(fā)展繞不開的幾個問題
[Abstract]:It has been 30 years since the rest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China. " At this time, we need to review, sum up and reflect carefully, in order to achieve great development. As Lincoln put it, "if we know where we are and where we are going, we can better judge what to do and how to do it." This paper looks forward to China's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focusing on several general issues involv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s that transcend specific branches and research fields.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北京大學政治發(fā)展與政府管理研究所;
【分類號】:D03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周志忍;;我國政府績效管理研究的回顧與反思[J];公共行政評論;2009年01期
2 周志忍;;邁向國際化和本土化的有機統(tǒng)一:中國行政學發(fā)展30年的回顧與前瞻[J];公共行政評論;2012年01期
3 馬駿;;中國公共行政學研究:反思與展望[J];公共行政評論;2012年01期
4 張成福;;重建公共行政的公共理論[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年04期
5 馬駿;劉亞平;;中國公共行政學的“身份危機”[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年04期
6 何艷玲;;危機與重建:對我國行政學研究的進一步反思[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輝明;;美國公共行政學思潮的范式變遷——路徑、劃分和邏輯[J];安徽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2 楊利敏;;關于聯(lián)邦制分權結構的比較研究[J];北大法律評論;2002年00期
3 張國慶;公共行政的典范革命及其啟示[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
4 劉文靜;論行政法學與行政管理學的互動關系[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5 周志忍;;當代政府管理的新理念[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6 管斌;;中國經濟法學總論30年研究:關鍵詞視角[J];北方法學;2009年04期
7 王素蘭;;科層制公共行政之后——兼談政府治理體系的重構[J];才智;2009年19期
8 李建兵;轉型時期公共行政精神的嬗變與重塑[J];長白學刊;2004年04期
9 臧乃康;電子政府對官僚制的創(chuàng)新與超越[J];長白學刊;2004年04期
10 劉良;;中國網絡公共領域的興起與政府治理模式變遷[J];長白學刊;200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國富;;官僚制的危機與變革——一個法經濟學的解釋[A];2009年度(第七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9年
2 譚康林;;拓寬我國公共管理“本土化”研究的參照系——法、德公共管理研究范式及對我國的啟示[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三輯)[C];2008年
3 李丹婷;;真實的啟迪:論質的研究及其在公共行政學中的應用[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五輯2009)[C];2010年
4 姜國兵;;理解“簡政強鎮(zhèn)擴權”改革[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5 王勇;;服務型政府若干問題考量——基于后工業(yè)化不確定性治理的維度[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6 葉勇;;政府流程:主題意蘊、現(xiàn)實檢視與優(yōu)化策略[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7 陳輝;;中國公共行政學的范式研究[A];首屆青年中國公共行政學者論壇:反思中國公共行政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段世昕;;公共管理:創(chuàng)新與范式演進[A];首屆青年中國公共行政學者論壇:反思中國公共行政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李丹婷;;真實的啟迪:論質的研究及其在公共行政學中的應用[A];公共管理與地方政府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C];2009年
10 王亞強;;論電子政府形態(tài)下的行政倫理問題[A];“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尚海濤;陜西省地方財政風險實證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2 張健華;高?萍汲晒D化中的政府職能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劉紅波;一站式政府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陸晶;我國非政府組織管理法治化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張紅宇;公平與效率視閾下的政府經濟行為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王海勝;當代中國村民自治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7 劉達禹;國家控制與社會自主[D];吉林大學;2011年
8 馮素坤;中央部門預算調整及其問責路徑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朱孟才;中國行政決策聽證制度優(yōu)化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鐘響;政府公民間溝通的信息成本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建偉;公私合作制在我國市政公用事業(yè)改革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紀新光;新公共管理背景下我國服務型政府實現(xiàn)途徑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李嵩博;農村村官職務犯罪問題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0年
4 袁媚;我國基層公務員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探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5 趙琳琳;突發(fā)公共事件應急管理法律機制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沈志豪;我國人才公共服務多元供給模式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7 謝道波;鄉(xiāng)鎮(zhèn)公務員激勵機制建設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8 李冬;民主行政范式內的我國政府信息公開[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蘇禮和;政府公共性面臨的難題及其實現(xiàn)路徑[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王琳;群體性事件治理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志忍;;當代政府管理的新理念[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2 張菡;馬建臣;;政府績效評估的現(xiàn)實價值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S1期
3 馬振清,馬運鵬;公共行政體制改革中政府組織績效評估的動因分析[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4 李燕凌;政府績效管理障礙的制度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5 桑玉成;論政府績效評估的基本原則[J];上海城市管理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6 唐昊;質疑社會評價缺位下的“科學政績觀”[J];上海城市管理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7 蘭州大學中國地方政府績效評價中心課題組;蘭州試驗:第三方政府績效評價新探索[J];上海城市管理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8 安秀梅;政府公共支出管理中的績效考評研究[J];當代財經;2005年04期
9 吳月;;地方政府績效管理的公眾參與困境論析[J];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3期
10 李靜芳;對當前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的價值取向分析[J];黨政干部論壇;2001年1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桑助來;[N];學習時報;2007年
2 桑助來;[N];學習時報;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顏昌武;;尋求公共行政的“身份”認同──沃爾多行政思想述評[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2 陳輝;;中國行政學研究評估:基于高校學報的分析[J];公共管理研究;2008年00期
3 陳輝;;中國公共行政學研究的評估與反思[J];行政論壇;2008年06期
4 郁建興;張建民;;中國公共行政學的發(fā)展目標和途徑:評《反思中國公共行政學:危機與重建》[J];公共行政評論;2010年03期
5 王星閩;;本土化:我國公共行政學研究的路徑取向[J];湖北社會科學;2010年06期
6 霍春龍;李付升;;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公共行政本土研究:動力、內涵與進路[J];中國行政管理;2011年04期
7 劉亞平;;公共行政學與美好社會[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8 張光進;馬向平;楊程;;中國公共行政研究評估(1999-2008):對代表性期刊作品的考察[J];理論與改革;2009年06期
9 王君毅;;方法整合:公共行政學發(fā)展的路徑選擇[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10 丁煌;李曉飛;;正本清源:公共行政學“身份危機”之新考量——基于“政治-行政二分”視角的思考[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丹婷;;真實的啟迪:論質的研究及其在公共行政學中的應用[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五輯2009)[C];2010年
2 董建新;白銳;梁茂春;;中國行政學方法論分析:2000—2004年的抽樣調查[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論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張勁松;尹婷婷;;論公共行政學教學法的改進與優(yōu)化[A];全國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論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資料文集[C];2004年
4 馬駿;;中國公共行政學研究的反思:面對問題的勇氣[A];首屆青年中國公共行政學者論壇:反思中國公共行政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董建新;白銳;梁茂春;;中國行政學方法論分析:2000—2004年的抽樣調查[A];全國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論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資料文集[C];2004年
6 王剛;王琪;;公共行政的“公共性”研究[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哲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李丹婷;;真實的啟迪:論質的研究及其在公共行政學中的應用[A];公共管理與地方政府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C];2009年
8 齊明山;王資峰;胡于凝;;尋找公共行政學的使命[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哲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李m:;;公共行政學基礎的公共產品理論:其與公共哲學思想共生關系的探討[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哲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蔣軍成;;西方公共行政理論范式演變綜述[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田玉海;《公共行政學》:為“公”行“政”[N];中國圖書商報;2007年
2 馬駿;中國公共行政學研究的困境[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
3 尚虎平 南京審計學院公共管理與績效評估研究院;“雙螺旋”演進與潮流G誕生:公共行政學的轉向[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4 李虎群;“必也正名乎!”[N];學習時報;2008年
5 唐麗萍 黃德良 賀善侃 褚云茂;中國行政學建設面臨一場革命[N];社會科學報;2003年
6 陳振明;中國公共管理學科發(fā)展的下一步[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
7 記者 王曉衛(wèi);全國行政哲學研討會在昆舉行[N];云南日報;2008年
8 黃小勇;傳統(tǒng)公共行政學中的管理傳統(tǒng)[N];學習時報;2004年
9 本報記者 王宏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學[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10 芮國強;全國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論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綜述[N];光明日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郭蕊;權責關系的行政學分析[D];吉林大學;2009年
2 韓志明;行政責任困境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學;2006年
3 辛靜;新公共服務理論評析[D];吉林大學;2008年
4 楊艷;論行政人格的歷史類型[D];中國人民大學;2006年
5 楊冬艷;西方公共行政正義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6 蘇曦凌;行政決策的非理性維度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桂珍;我國公共行政學本土化的路徑選擇[D];中南大學;2012年
2 李代南;公共行政學范式的厘清與界定[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3 白夏;公共行政學中官僚制研究的整合[D];浙江大學;2009年
4 劉兆鑫;公共行政中的管理主義[D];吉林大學;2006年
5 劉韜;后現(xiàn)代語境下的民主行政構想[D];黑龍江大學;2006年
6 陳貴梧;對1998~2007年行政管理學碩士學位論文的實證分析[D];暨南大學;2009年
7 劉彬;政治與行政二分法的批判性分析[D];燕山大學;2010年
8 陳緒敖;交往理性視角下的公共行政范式研究[D];西北大學;2007年
9 張春博;基于文獻計量的公共行政研究可視化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10 任永鋒;近代中美行政學發(fā)展之比較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1765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2176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