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政治學論文 >

平等主義者的追求應是消除非自愿的劣勢——G.A.科恩的“優(yōu)勢獲取平等”主張及其對德沃金的批評

發(fā)布時間:2018-07-16 14:35
【摘要】:"什么的平等"是當代西方政治哲學研究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之一,不少著名學者都明確地給出了他們認可的平等物,如羅爾斯的"基本益品"、德沃金的"資源"、阿內遜的"幸福機會"。針對這些人的主張,G.A.科恩從他對平等主義的理解出發(fā),提出了他的旨在"消除非自愿的劣勢"的"優(yōu)勢獲取平等"的主張。由此出發(fā),他深入分析和批評了德沃金的"資源平等"主張中的三個問題:只對資源缺乏進行補償而不對幸福缺乏進行補償,沒有把無責任作為正當補償?shù)谋匾獥l件,把個人"希望他不擁有"的那些嗜好視為其有權要求補償?shù)臍堈稀?br/>[Abstract]:"what is Equality" is one of the hot and difficult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Many famous scholars have clearly given out the equality that they recognize. For example, Rawls' basic benefits, Dworkin's Resources, and Aneson's Happiness opportunity. The claim against these people is G. A. Based on his understanding of egalitarianism, Cohen put forward his idea of "equal access to advantages" aimed at eliminating involuntary disadvantages.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he deeply analyzes and criticizes three problems in Dworkin's "resource equality" proposition: compensation for lack of resources, not compensation for lack of happiness, and no responsibility a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proper compensation. Those hobbies that an individual "wishes he does not have" are regarded as a disability to which he is entitled to compensation.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分類號】:D0-0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韓銳;;正義與平等——當代西方社會正義理論綜述[J];開放時代;2010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唐慧玲;;政治哲學視野下的羅爾斯差別原則[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2 郭慧云;王曉艷;;羅爾斯和馬克思共同的政治哲學視野[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5期

3 楊曉東;馬俊峰;;政治正義的哲學傳統(tǒng)與馬克思的正義觀[J];北方論叢;2009年01期

4 黃壽松;;馬克思對近代西方人權觀的祛魅及其理論旨趣[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5 鄭曉齊;黃照旭;;淺析高等教育中擇優(yōu)性與機會公平的矛盾[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6 孫平;;正義、理性主義與福利國家——淺析哈耶克與羅爾斯的論爭[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7 魏峰;;正義的教育政策:社群主義的視角[J];比較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8 祝愛武;馮建軍;;當代西方社群主義與和諧社會道德教育[J];比較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9 楊禮銀;;羅爾斯“原初狀態(tài)理念”的當代意義[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10 曹潤生;;主體的廢黜與人道主義的可能性——關于后主體時代人道主義問題的審思[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麗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縣長發(fā)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宇;從臣民到公民[D];南開大學;2010年

3 劉自學;論政治哲學范式的演進[D];南開大學;2010年

4 孫經國;從理想性政治哲學到現(xiàn)實性政治哲學[D];南開大學;2010年

5 雷冬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預期目標的偏離與調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6 樊安;英美法理學中的整體性問題[D];吉林大學;2011年

7 楊曉暢;多元社會的正義事業(yè)[D];吉林大學;2011年

8 劉乃源;通往自由之路[D];吉林大學;2011年

9 孫一平;組合式運氣平等[D];吉林大學;2011年

10 張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國家建構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品飛;張嶂;肖明;;德沃金復旦大學講學紀要[J];清華法學;2002年00期

2 殷開達,王明霞;德沃金對法律的“道德解讀”[J];理論與改革;2003年02期

3 柴玉麗;李懷德;;德沃金“惟一正確答案”——一種實用的策略[J];法律方法;2003年00期

4 林來梵,王暉;法律上的“唯一正解”——從德沃金的學說談起[J];學術月刊;2004年10期

5 劉宏斌;德沃金的資源平等論探微[J];倫理學研究;2005年05期

6 查爾斯·雅布隆 ,陳林林,劉誠;法官是說謊者嗎?——對德沃金《法律帝國》的維特根斯坦式批評[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5年05期

7 張二芳;德沃金的權利公正論及其當代意義[J];理論探索;2005年01期

8 黃斌,朱曉飛;德沃金論法律的一致性觀念[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9 張國清;在原則與政策之間——羅納德·德沃金和理想法律人的建構[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10 蔣潔;;淺談德沃金的裁判理論[J];理論與改革;2006年0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紅勃 外交學院法律系;德沃金:為了法理學的一生[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2 聶長建;德沃金眼中的法官悖論[N];法制日報;2014年

3 本報記者 康慨;安德麗婭·德沃金:恨男人恨到死?[N];中華讀書報;2005年

4 北京大學教授 何懷宏;德沃金:《認真對待權利》[N];人民法院報;2010年

5 青海省人民檢察院 王水明;德沃金的整體性法律觀[N];檢察日報;2010年

6 孫西輝 編譯 愛德華·魯斯 Edward Luce;德沃金:倡導法律與道德的思想家[N];社會科學報;2013年

7 廣州美術學院 李公明 美國威頓學院 李爾克;德沃金:“身披法袍的正義”如何成長[N];社會科學報;2013年

8 中國財稅法學理事 姚軒鴿;德沃金:權利與尊嚴的歌者[N];深圳特區(qū)報;2013年

9 童志超;德沃金:何為真正意義上的民主[N];經濟觀察報;2014年

10 湖南省長沙縣人民法院 李少葵;德沃金:法律帝國里的公民權利[N];人民法院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鄧巍;德沃金法律闡釋理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2 朱穎;德沃金的“原則”法理學[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3 鄭玉敏;德沃金的少數(shù)人權利法理[D];吉林大學;2007年

4 魏婷;德沃金權利觀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5 馬得華;德沃金與法律的解釋理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6 楊國慶;認真對待平等權[D];吉林大學;2010年

7 劉宏斌;認真對待平等[D];復旦大學;2004年

8 傅鶴鳴;論法律的合法性[D];復旦大學;2005年

9 鮑盛華;資源平等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10 張琪;爭議與闡釋[D];吉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禮杰;德沃金的“道德代理人”思想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2 秦巖;德沃金的平等理論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3 毛荔;法倫理視域中德沃金平等思想及其法治啟示[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4 王金玉;論德沃金的平等權[D];山東大學;2008年

5 馬曉;德沃金的“原則論”詮釋[D];山東大學;2009年

6 李丹陽;德沃金權利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7 劉偉;德沃金權利論法律思想評述[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8 鄧巍;德沃金的整體性法律闡釋理論[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9 朱穎;德沃金的“正確答案”理論[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10 胡昭華;論德沃金的平等觀念[D];吉林大學;2007年

,

本文編號:212669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212669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160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