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的正義觀和亞里士多德的正義觀比較
本文選題:柏拉圖 + 亞里士多德; 參考:《思想戰(zhàn)線》2013年S1期
【摘要】:"正義"是人類思想史和西方哲學史上很重要的一個概念,正義也是人們永恒的追求。柏拉圖的正義理論,包括其城邦的正義和個人的正義,通過追求正義而實現城邦和個人的幸福。而亞里士多德在《尼各馬可倫理學》第五卷"公正"中也闡釋了正義思想,指出了公正的"個人的品質"和"適度"兩層含義。
[Abstract]:Justice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thought and western philosophy, and justice is also the eternal pursuit of people. Plato's theory of justice, including the justice of the city-state and the justice of the individual, realizes the happiness of the city-state and the individual through the pursuit of justice. Aristotle also explained the thought of justice in the fifth volume of "Justice" in Mark Ethics, and pointed out the two meanings of "individual character" and "moderation" of justice.
【作者單位】: 云南大學人文學院;
【分類號】:B502.23;D0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崔昆;;亞里士多德“公正”的兩種意義及其實現——關于《尼各馬可倫理學》[J];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5年06期
2 魏鋼毅;;試論柏拉圖的正義觀及其現代意義[J];理論學刊;2010年07期
3 吉國賓;王鵬飛;;德性政治與秩序正義——柏拉圖正義理念解讀[J];理論探索;2010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曾裕華;;論古希臘哲學研究方向的轉變[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5期
2 錢善剛;;身行據亂 心寫太平——康有為家思想研究[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3 鄭亞莉;;道德選擇—主體性道德教育的內在訴求[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4 王小琴;;音樂倫理學論綱[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5 李成玉;;符號中的藝術——簡析卡西爾《人論》中的藝術觀[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6 李衛(wèi)東;;論幸福的社會屬性[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7 吳先伍;理性與情感:亞里士多德與孟子倫理思想的差異[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8 彭正梅;;學習中的消極經驗之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9 蒲德祥;;幸福組織:概念、思想溯源及研究框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10 許衛(wèi)剛;陳林;;“善”與“仁”:孔子和蘇格拉底道德思想的共通之處[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彭彥錄;;論君特·格拉斯小說中的反烏托邦情結[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汪其昌;;信托財產權制度的特質及其經濟學分析[A];2011年(第九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3 高國希;;論個人品德[A];中國倫理學三十年——中國倫理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9年
4 晏輝;;論中國倫理學的三種形態(tài)[A];中國倫理學三十年——中國倫理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9年
5 孫桂麗;;也談教育學術人生——學術的人生是至高的幸福[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6 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全體輔導員;;華僑大學90后學生主觀幸福感與壓力應對方式的相關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8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二)[C];2008年
7 張愛華;張有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內涵[A];“科學發(fā)展觀與歷史唯物主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韓志偉;;生產與技術:馬克思實踐哲學的嬗變[A];第五屆馬克思哲學論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tài)研究會議論文集(下)[C];2005年
9 汪鳳炎;;“德”的含義及其對當代中國德育的啟示[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下)[C];2006年
10 陳忠;;實踐:在世俗與神圣之間——“反省的實踐觀”及其哲學意義[A];2007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上)[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2 顧遠飛;市場化環(huán)境下的大學運行邏輯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靳寶;批判哲學的現象學批判[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張映芹;制度理性與福利公正[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孫峰;當代中國德育價值觀的變革[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倫價值的重構[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劉自學;論政治哲學范式的演進[D];南開大學;2010年
8 張鳳蓮;馬克思對西方政治思想傳統的挑戰(zhàn)[D];南開大學;2010年
9 孫經國;從理想性政治哲學到現實性政治哲學[D];南開大學;2010年
10 金道銘;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珍資;基于生態(tài)學的大學生自主管理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劉笛;論道德義務不能成為不作為犯罪的義務來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鄭艷艷;社會進步標準的當代闡釋[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4 劉微;中古羅馬天主教會經濟倫理的嬗變[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劉麗英;因利誠信與因義誠信[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6 孫歡;政治參與的倫理維度[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7 李常春;中國股票市場制度建設中的公平問題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8 肖勁舟;馬克思和諧理論視角下中道思想的當代價值[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9 韓會平;《米德爾馬契》中喬治·艾略特女性倫理探析[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10 彭震;“中國威脅論”——影響與對策[D];湘潭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陳恢欽;柏拉圖理想主義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6期
2 詹世友;柏拉圖的正義理論[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0年03期
3 黃頌杰;正義王國的理想——柏拉圖政治哲學評析[J];現代哲學;2005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黃頌;自然法觀念考[D];天津師范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孟立永;;簡論古希臘正義觀[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9期
2 康旭;;西方正義觀發(fā)展謅議[J];群文天地;2011年20期
3 田洪聲;中國公民正義觀評析[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4 李麗麗;;柏拉圖正義觀的現代意義[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0期
5 許祥云;;馬克思的實踐正義觀[J];長白學刊;2012年06期
6 陳慧;;社會主義公平正義觀的發(fā)生邏輯及其時代浸潤[J];探求;2013年03期
7 肖愛平;;艾利斯·馬瑞恩·楊的性別正義觀研究[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8 崔英;;試論柏拉圖《理想國》中的正義觀及其現實意義[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1年11期
9 施志渝;;現代女性文論中的正義觀[J];河南社會科學;2013年07期
10 馬文彬;孫中山與毛澤東社會正義觀及成因探析[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汪盛玉;;理想國:柏拉圖視野中的正義觀[A];全國外國哲學學術研討會——紀念“蕪湖會議”暨“兩學會”成立30周年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吳勝濤 沈傳亮;道德情感背后的正義觀[N];學習時報;2011年
2 南方周末評論員 笑蜀;理性和平衡的正義觀才能保障公正立法[N];南方周末;2011年
3 吳逸;讓公平正義觀深入人心[N];檢察日報;2012年
4 岳海ng 中共甘肅省委黨校政治學教研部;正義觀的“多種面相”[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5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政法所;任俠、青天與正義觀[N];人民法院報;2014年
6 劉克梅;“吸血高爾夫”拷問生態(tài)正義觀[N];證券時報;2010年
7 王悅龍;淺析新時代的公平正義觀[N];朝陽日報;2010年
8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汪行福;馬克思正義觀的規(guī)范制度論重建[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9 戴景月;傷害法官案件背后的冷思考[N];法制日報;2005年
10 雷振岳;打擊獵捕候鳥行為提升生態(tài)正義觀[N];中國畜牧獸醫(yī)報;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金周;馬克思正義觀及當代價值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1年
2 高金娟;社會主義契約倫理視野下的社會正義觀[D];山西大學;2008年
3 張昌;托馬斯·博格全球正義觀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3年
4 桂小輝;柏拉圖正義觀研究[D];鄭州大學;2009年
5 徐浩然;當代中國國企工人正義觀辨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6 蔣國保;大衛(wèi)·休謨的正義觀初探[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7 郭鳴;試論沖突法正義觀之融合[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8 王士杰;胡錦濤的公平正義觀研究[D];太原科技大學;2010年
9 李偉民;鄧小平公平正義觀及其當代價值[D];天津師范大學;2014年
10 陳煌生;休謨正義觀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0559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2055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