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由平等主義的立場反駁自由至上主義——發(fā)展內(nèi)格爾對諾齊克的批判
本文選題:內(nèi)格爾 + 自由平等主義; 參考:《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05期
【摘要】:內(nèi)格爾分別從個人權利的不可侵犯性、個人權利的道德基礎與諾齊克對平等主義分配正義的批評三個方面反駁了諾齊克的自由至上主義,盡管內(nèi)格爾抓住了諾齊克許多論證不嚴密或理解有偏差的弱點,但是內(nèi)格爾自己的論證也并非無懈可擊。內(nèi)格爾雖然指出了諾齊克沒有區(qū)分不同的權利對個人的重要性不同,但是沒有分析人際的權利比較是否正當;在討論個人權利的道德基礎時,他沒有發(fā)現(xiàn)諾齊克的"生活意義"論證反而可以用來支持自由至上主義所反對的積極權利;他更沒有察覺諾齊克與羅爾斯在"天資與任意性"問題上的對立源于他們對"自我-所有權"的不同理解。筆者將從自由平等主義的立場上,進一步完善和發(fā)展內(nèi)格爾對自由至上主義的批判。
[Abstract]:Nagle refutes Nozick's liberalism from three aspects: the inviolability of individual rights, the moral basis of individual rights and Nozick's criticism of egalitarian distributive justice. While Nagle has seized on many of Nozick's weak points of argument or misapprehension, Nagle's own argument is not invulnerable. Nagle points out that Nozick does not distinguish between rights that are important to individuals, but does not analyze whether human rights comparisons are justified; when discussing the moral basis of individual rights, He did not find that Nozick's argument about the meaning of life could be used to support the positive rights opposed by liberal supremacy; He did not notice that Nozick and Rawls' antagonism on "talent and arbitrariness" stemmed from their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self-ownership". The author will further improve and develop Nagle's criticism of liberal supremac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liberalism and egalitarianism.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分類號】:D09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宇環(huán);;權利與國家證成——諾齊克的證成國家路徑[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8年01期
2 宋杰;;諾齊克權利理論探析[J];理論觀察;2013年10期
3 肖松濤,高躍輝;諾齊克權利理論探析[J];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研究生論叢);2003年S1期
4 陳麗;諾齊克"最弱意義的國家"及其借鑒意義[J];西藏發(fā)展論壇;2003年02期
5 Peter Vallentyne;吳園林;;羅伯特·諾齊克及其《無政府、國家和烏托邦》[J];研究生法學;2009年03期
6 徐友漁;;評諾齊克以權利為核心的正義觀[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7 樊凡;;論諾齊克《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的解釋性困境與局限[J];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8 李先敏;;財富與權力的糾葛:諾齊克自由國家的一個維度探析[J];前沿;2011年19期
9 李先敏;;平等的謬誤:以諾齊克的平等觀為視野[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10 聶圣平;;諾齊克權利正義觀的學理分析與邏輯解讀[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秦暉(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羅爾斯、諾齊克、布迪厄三人祭[N];南方周末;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袁聚錄;試析柯亨對諾齊克持有正義理論的批判[D];中國人民大學;2008年
2 姜延博;平等與自由的張力[D];吉林大學;2013年
3 文長春;邏輯在先的個人權利[D];吉林大學;2006年
4 郭玉芳;新自由主義:自由與平等的關系[D];吉林大學;2009年
5 孫平;當代美國新自由主義政治哲學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6 王立;平等的范式[D];吉林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聶秋陽;諾齊克個人權利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5年
2 王鑫鑫;G.A.科恩對羅伯特·諾齊克自我所有理論的批判[D];遼寧大學;2015年
3 侯心穩(wěn);諾齊克個人權利理論探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4 王貴賢;諾齊克的“最弱意義上的國家”理論探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朱會召;諾齊克的資格理論探究[D];華僑大學;2011年
6 劉慶生;諾齊克國家理論探析[D];浙江大學;2007年
7 李文卿;諾齊克正義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8 佘啟發(fā);諾齊克的持有正義理論研究[D];南昌大學;2007年
9 徐馬莉;諾齊克政治思想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10 謝俊;論諾齊克正義的權利理論[D];西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9020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1902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