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轉(zhuǎn)型期建構(gòu)政治信任形式的衍化研究——基于民眾主體意識成長視角
本文選題:外部化 + 政治信任 ; 參考:《湖北社會科學》2013年06期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確立了以經(jīng)濟績效和意識形態(tài)為主建構(gòu)國民政治信任的形式,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隨著民主政治發(fā)展和市場經(jīng)濟推進,權(quán)利、法治、理性等公民主體意識日漸增強,意識形態(tài)效果趨于弱化,GDP導(dǎo)向異化不斷傷及民利,政民關(guān)系出現(xiàn)較大裂痕,政治信任外部化現(xiàn)象嚴重。從政治發(fā)展規(guī)律來看,信仰型政治信任比偏好型政治信任更具較強的穩(wěn)態(tài)。因此我們應(yīng)在堅持傳統(tǒng)建構(gòu)政治信任形式的基礎(chǔ)上,推動治理理念的升級,強化制度信任和法治建設(shè),夯實政治信任的根基。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e have established the form of national political trust based on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ideology,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cy and the promotion of market economy, rights, the rule of law, rational and other citizens' consciousness of the main body is increasing, the effect of consciousness form tends to weaken, and the alienation of GDP is constantly injured by the people. In view of the law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e belief type political trust has a stronger steady state than the preference type political trust.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adhering to the traditional form of political trust, we should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the governance theory, strengthen the system trus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and consolid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The foundation of political trust.
【作者單位】: 宜春學院;
【分類號】:D03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梅祖蓉;;公民社會發(fā)育與政治信任生成的關(guān)系[J];學習月刊;2010年30期
2 曹沛霖;;社會轉(zhuǎn)型中的政治信任與政治不信任——政治學分析視角[J];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3 郝宇青;;政治制度設(shè)計理念與政治信任缺失[J];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4 熊美娟;;政治信任研究的理論綜述[J];公共行政評論;2010年06期
5 劉孝云;;群體性事件中的政治信任問題分析[J];探索;2009年05期
6 張廣輝;;政治信任的邏輯起點及戰(zhàn)略選擇[J];理論導(dǎo)刊;2010年01期
7 張廣輝;;政治信任面臨的困境及戰(zhàn)略選擇[J];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學報;2010年01期
8 馬九福;;中西政治信任比較與借鑒[J];江漢論壇;2007年06期
9 上官酒瑞;程竹汝;;政治信任研究興起的學理基礎(chǔ)與社會背景[J];江蘇社會科學;2009年01期
10 宋少鵬;麻寶斌;;論政治信任的結(jié)構(gòu)[J];行政與法;2008年08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7條
1 上官酒瑞;;政治信任研究興起的學理基礎(chǔ)與社會背景[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8年
2 王二平;陳麗君;馬紅宇;;公共管理的心理問題[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張ZM;王二平;;政府信任:前因變量及對公眾合作行為意向的影響[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戴建兵;;關(guān)于民間思想的一點想法[A];歷史文化與精神文明建設(shè)[C];1995年
5 寇東亮;;公民意識視域中“以人為本”的內(nèi)涵[A];公民意識研究[C];2008年
6 杜維明;;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與市民社會[A];時代與思潮(3)——中西文化交匯[C];1990年
7 陳錦文;;基于“公眾參與”范式的公共政策制定[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論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上海分院教授 孫力;消除功能解讀誤區(qū) 加強政治信任[N];文匯報;2009年
2 上官酒瑞;現(xiàn)代政治信任建構(gòu)需要新理念[N];學習時報;2011年
3 王楷模;試論公民民主意識的培育[N];光明日報;2002年
4 李應(yīng)志;解構(gòu)的文化政治[N];社會科學報;2005年
5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nóng)村發(fā)展研究所 于建嶸;要在政治上重新認識當代中國農(nóng)民[N];社會科學報;200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周治偉;政治信任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劉世成;政治信任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2 胡春陽;論馬克思的自由觀及其當代價值[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3 梁艷秋;論民主的主體性[D];華僑大學;2007年
4 趙世友;電子政務(wù)環(huán)境下公民參政的社會性別平等問題探析[D];重慶大學;2008年
5 陳彥均;當代中國民族主義的歷史演變與影響[D];外交學院;2012年
,本文編號:18573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1857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