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政治學論文 >

試析蘇格拉底對雅典民主政治的認同

發(fā)布時間:2018-04-21 08:06

  本文選題:雅典 + 蘇格拉底; 參考:《安徽史學》2013年05期


【摘要】:蘇格拉底審判被認為是雅典哲學家與民主政治沖突的典型案例,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蘇格拉底與雅典民主的一致之處。蘇格拉底將父子關系從私人領域轉移到公共領域,認為公民是法律的產物,公民的出生、成長、教育都仰仗于雅典法律的規(guī)定。他之所以能自由地從事哲學事業(yè),也是拜法律所賜。為了報答城邦,公民就應該遵守城邦法律、積極參與公共生活,并使用自己的"特殊稟賦"為城邦服務。蘇格拉底認為自己的"特殊稟賦"就是做一只教育公眾的牛虻,叮咬雅典這匹懶惰懈怠的馬,這也是履行公民職責、報答城邦的一種方式,符合雅典人共同的政治理念。因此,蘇格拉底的哲學與雅典民主是兼容的,而審判是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后特殊的歷史社會條件下的偶然事件。
[Abstract]:Socrates trial is regarded as a typical case of Athenian philosophers conflict with democracy, but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Socrates and Athenian democracy. Socrates transferred the father-son relationship from the private sphere to the public sphere, believing that the citizen was the product of the law, and that the birth, growth and education of the citizen depended on the law of Athens. The reason why he was free to pursue the cause of philosophy was also thanks to the law. In order to repay the city-state, citizens should abide by the laws of the city-state, take an active part in public life, and use their "special endowment" to serve the city-state. Socrates believes that his "special gift" is to be a gadfly who educates the public and bites Athens as a lazy horse. This is also a way to fulfill his civic duties and repay the city-state, in line with the common political ideas of the Athenians. Therefore, Socrates' philosophy is compatible with Athenian democracy, and trial is an accidental event under the special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ditions after the Peloponnesian War.
【作者單位】: 山西師范大學歷史與旅游文化學院;
【分類號】:D091.2;K12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曾裕華;;哲學與政治:論蘇格拉底的審判[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2 顏敏;重讀蘇格拉底之死[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3 王云;蘇格拉底被控和定罪的原因探析[J];蘭州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4 徐琳;蘇格拉底之死與雅典民主政治[J];歷史教學;1998年10期

5 陳華中;蘇格拉底公案初探[J];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01期

6 任強;殉道與升華——從蘇格拉底之死解讀民主與法治的流[J];社會科學論壇;2004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義平;智者運動與西方社會政治哲學的興起[J];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02期

2 許衛(wèi)剛;陳林;;“善”與“仁”:孔子和蘇格拉底道德思想的共通之處[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3 劉財安;;淺析古希臘文化繁榮的原因[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02期

4 彭文剛;;德性與知識——對蘇格拉底“美德(德性)即知識”命題的闡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2期

5 李應青;;古希臘:宗教對社會政治心理的影響[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6 陳志軍;;論蘇格拉底的哲學轉向[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7 石海燕;;認識你自己——從宗教到哲學的反思[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8 鄧正來;;社會秩序規(guī)則二元觀——哈耶克法律理論的研究[J];北大法律評論;1999年02期

9 黃茂文;;從《蛙》劇管窺柏拉圖的詩學精神[J];北方論叢;2006年06期

10 劉光順;顧玉平;;洞穴之喻與認知方式辨疑[J];北方論叢;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王娟華;;孔子與蘇格拉底的教育目的及其踐行過程的比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較研究(含比較教育等)[C];2009年

2 李青武;;中國入世后完善公司信用法律制度的對策[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二)[C];2003年

3 王新;;市場經濟——文化整合的出路[A];秩序與進步:社會建設、社會政策與和諧社會研究——浙江省社會學學會成立二十周年紀念暨2007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林航;;科學還是人文?——以亞里士多德為例[A];山西大學2008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科學技術哲學)[C];2008年

5 王春福;;服務型政府的基本理念、行為方式和建構機制[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程雁雷;;略論服務型政府的法治基礎[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7 宣興章;;國際關系理論的古希臘根源:行動者、結構論述模式的劇場假象[A];國際關系研究:合作理論及爭鳴——2008年博士論壇[C];2008年

8 張春津;;保持經濟的正常發(fā)展應采取何種經濟政策[A];2009年中國未來研究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孔晶;希臘古典時期訴訟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3 吳童立;萊布尼茨論統(tǒng)一性:觀念、實體、現(xiàn)象[D];南開大學;2010年

4 袁曦臨;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分類體系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5 王漢熙;面向科學出版的科學信息本體結構及其生成與發(fā)布機制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6 陳莉莎;王爾德人文主義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7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領域[D];西南大學;2011年

8 吳素梅;古希臘民族形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肖書文;中日當代修辭學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10 董良;審慎理性作為道德基礎的意義與限度[D];浙江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余鵬飛;火:希臘歷史的神話學闡釋[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席志武;雅克·德里達解構符號學與美學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陳章;“Being”、“Ontology”、“Metaphysics”的內涵及關系[D];淮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鄭宇;“自然”與“習俗”[D];南昌大學;2010年

5 郭瀟;分判與會通:中西意象理論的對話[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劉惠;中國當代大眾文化中的犬儒主義傾向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崔衛(wèi)真;哲學基本問題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8 冷運生;馬克思“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思想的哲學闡釋[D];河南大學;2011年

9 劉培;消解“平庸的惡”[D];吉林大學;2011年

10 陳雷;柏拉圖《理想國》中的詩學問題[D];吉林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傅道彬;蘇格拉底與商鞅[J];領導文萃;2003年08期

2 崔麗娜;;從群體決策的角度看雅典民主的弊端[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3 葛金華;;蘇格拉底與阿爾克比亞得關系的癥候分析[J];江蘇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4 晏紹祥;;國外雅典民主起源研究綜述[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9年02期

5 韓薛兵;;改革開放后國內學者對雅典民主政治的討論[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6 晏紹祥;從理想到暴政——古典時代希臘人的雅典民主觀[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7 劉宏松;民主政治中的民眾心理與凡爾賽體系下歐洲秩序的解體[J];陰山學刊;2005年05期

8 禹露;鄭進粘;;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及利與弊[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9 杜鵑;;梭倫改革的原因探析[J];黑龍江史志;2009年22期

10 高挪英;;哲人的出行——色諾芬《居魯士遠征記》Ⅲ.1.4~8解讀[J];求是學刊;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徐躍勤;張結伏;;伯里克利時代的公共建筑與公民教育[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陳陽;;公元前399,雅典審判——西方古典民主制衰落探究[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C];2007年

3 江立華;;淺談古雅典的民主與法制[A];歷史文化與精神文明建設[C];1995年

4 卞文;;古希臘文明與中華文明的比較[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露風;中東古代傳統(tǒng)的民主政治[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

2 《第一財經日報》閱讀版編輯、記者 羅敏;回望古希臘[N];中華讀書報;2008年

3 嚴泉;“國王陛下的反對黨”[N];南方周末;2007年

4 汪嘉波;穿越千年的雅典[N];光明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董曉佳;帝國秩序的重建[D];南開大學;2010年

2 蔣真;后霍梅尼時代的伊朗政治發(fā)展研究[D];西北大學;2007年

3 張凱;希臘人的困境與出路:色諾芬《希臘史》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咸影;阿里斯托芬的政治學[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2 任冬梅;淺析古希臘早期僭主政治[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3 朱海;《理想國》解讀下的雅典民主[D];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4 李蘭宏;古雅典民主政治興衰的法理分析[D];湖南大學;2008年

5 徐良;論古希臘的反民主思想[D];內蒙古大學;2009年

6 邸明春;阿爾基比阿德斯和雅典民主政治[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7 徐媛媛;古典時代雅典的教育及其影響[D];遼寧大學;2007年

8 李海云;論古希臘的高等教育[D];內蒙古大學;2009年

9 曹劍波;神話與雅典民主的創(chuàng)建[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10 張發(fā)青;試析美國早期民主政治的確立[D];山西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78159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178159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dea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